但问旗民:清代的法律与社会

但问旗民:清代的法律与社会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赖惠敏继《乾隆皇帝的荷包》之后关于清史的又一部力作。

内容简介

“但问旗民”,意为“不分满汉,但问旗民”,是清代统治者通过法律手段,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区分旗人与民人(汉人)的表述。本书即聚焦清代法律在对待族群与性别上的差异,由清代旗民二元社会特点入手,以法律与社会关系为中轴,从行政组织、族群与法律、性别与司法审判三个方面系统对比旗民妇女在家庭地位、家庭纠纷、财产权、法律诉讼、家庭形态和社会组织等领域的不同,真实再现了清代妇女的社会生活图景。

作者简介

作者赖惠敏,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但问旗民:清代的法律与社会》、《明代南直隶赋役制度的研究》、《天潢贵胄:清皇族的阶层结构与经济生活》等,并发表论文数十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问题意识

四、档案性质

五、章节概要

上篇 旗人的法律与社会

第一章 母仪天下:崇庆皇太后的万寿盛典

一、前言

二、崇庆皇太后荣华富贵的一生

三、皇太后的万寿圣节

四、乾隆皇帝为母亲祝寿的宗教活动

五、万寿圣节的其他活动

六、小结

第二章 清代皇族妇女的家庭地位

一、前言

二、皇族的宗女和媳妇

三、皇族的妻妾

四、寡妇的生活

五、君父威权下的皇族女性

六、小结

第三章 清代旗人妇女财产权之浅析

一、前言

二、旗人妇女的生活保障

三、寡妇的财产权

四、寡妇的立嗣权

五、旗人妇女的妆奁

六、户绝与女儿之财产继承

七、小结

第四章 从清代档案看旗人的家庭纠纷(1644—1795)

一、前言

二、家庭纠纷案件的分析

三、旗人的家户结构与冲突

四、妇女的习气与贞节

五、寡妇及其再嫁问题

六、小结

第五章 妇女无知?——清代内府旗妇的法律地位

一、前言

二、内府旗妇的法律地位

三、妇女与养赡钱粮

四、旗人的母权

五、婚姻与法律

六、妇女与财产继承

七、小结

第六章 清代内务府官庄的家户及其人口行为

一、前言

二、清代的内务府官庄与壮丁

三、内务府官庄户口册的性质

四、内务府官庄壮丁的人口行为

五、内务府官庄管理与家产承继

六、小结

下篇 汉人的法律与社会

第七章 从命案看清前期的国家与社会(1644—1795)

一、前言

二、从中央到州县

三、乡绅与家族

四、从命案看清代的社会

五、小结

第八章 妇女、家庭与社会:雍乾时期拐逃案的分析

一、前言

二、家庭、家户及其人际关系

三、妇女出走

四、千里缉凶

五、小结

第九章 情欲与刑罚:清前期犯奸案件的历史解读(1644—1795)

一、前言

二、《大清律例》对情奸案件的法令规定

三、关于奸情案件的资料分析

四、情奸与庶民的经济活动

五、从案件看庶民的婚姻现象

六、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史料

二、近人论著

三、工具书

四、网络资料

后记

但问旗民:清代的法律与社会是202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赖惠敏。

得书感谢您对《但问旗民:清代的法律与社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清代学政规制与皇权体制 电子书
以清代学政制度为切入点认识中国历史。
移民、市场与社会:清代以来小江地域文化的演变(清水江研究丛书(第1辑)) 电子书
本书以乡村集市的建立为切入点,讨论小江地区的移民对区域社会的运行、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结构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清代学术源流 电子书
本书将有清一代的学术演进,分为清初学术、乾嘉学派与乾嘉学术、晚清学术三个阶段,并对这三个阶段做了整体性的研究。
钦定、协定与民定.中华学人丛书 电子书
通过载泽的考察,清廷认识到宪法可以巩固君权,通过达寿的考察,清廷认定用钦定的办法制宪是确保宪法巩固君权的不二法门。这与民间所主张的制宪方法相冲突,预备立宪期间的制宪活动,遂演变成一场对制宪权的争夺。从1908年的《宪法大纲》到1911年的《大清帝国宪法》草案,清廷均坚持钦定,牢牢控制制宪权。但在革命风暴的冲击下,清廷放弃钦定,并很快连协定也放弃,宣布宪法全由民定。只是此时已经民心尽失,清廷非但未能
清儒之道:清代学者关于儒家之道的探寻、论辩与践行 电子书
清代既是儒家学说的总结期,又是儒家文化的衰落期。这本书带你看清代儒学的发展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