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水北:八溪峒笔记

山南水北:八溪峒笔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韩少功作品,一部另类心灵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是韩少功归隐乡野后创作的首部跨文体长卷散文,记录了山野自然和民间底层的深入体察,共103篇散文,内容包括扑进画框、回到从前、笑脸、月夜、红头文件、守灵人、中国式礼拜、乡村英文等。

作者简介

作者韩少功,当代著名作家。1953年出生,湖南长沙人,现居海南。1977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海南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省作协主席。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谋杀》《爸爸爸》等,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等,散文随笔集《夜行者梦语》《圣战与游戏》《灵魂的声音》等,翻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另有传记文学、诗歌、翻译、评论等作品多种。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等。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荷等文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01 扑进画框

02 地图上的微点

03 回到从前

04 残碑

05 耳醒之地

06 拍眼珠及其他

07 智蛙

08 笑脸

09 准制服

10 特务

11 怀旧的成本

12 开荒第一天

13 治虫要点

14 村口疯树

15 月夜

16 瞬间白日

17 太阳神

18 蠢树

19 再说草木

20 红头文件

21 CULTURE

22 每步见药

23 养鸡

24 小红点的故事

25 无形来客

26 晴晨听鸟

27 鸟巢

28 忆飞飞

29 雷击

30 守灵人

31 中国式礼拜

32 乡村英文

33 开会

34 船老板

35 藏身入山

36 塌鼻子

37 神医续传

38 老地主

39 卫星佬

40 意见领袖

41 面子

42 诗猫

43 猫狗之缘

44 山中异犬

45 三毛的来去

46 感激

47 窗前一轴山水

48 墙那边的前苏联

49 当年的镜子

50 知情人

51 隐者之城

52 邻家有女

53 笑大爷

54 垃圾户

55 最后的战士

56 老逃同志

57 寻找主人的船

58 一块钱一摇

59 月下狂欢

60 农痴

61 一师教

62 上访者

63 夜生活

64 非典时期

65 青龙偃月刀

66 瓜菜

67 非法法也

68 疑似脚印

69 哲学

70 空山

71 天上的爱情

72 庙婆婆

73 野人

74 野人另一说

75 气死屈原

76 兵荒马乱

77 带着丈夫出嫁

78 豪华仓库

79 蛮师傅

80 欢乐之路

81 口碑之疑

82 很多人

83 认识了华子

84 也认识了老应

85 蛇贩子黑皮

86 咆哮体

87 雨读

88 时间

89 你来了

90 守秋

91 夜半歌声

92 各种抗税理由

93 另有一说

94 李家兄弟

95 十八扯

96 相遇

97 老公路

98 老地方

99 待宰的马冲着我流泪

100 另一片太空

101 秋夜梦醒

102 遍地应答

103 在天空

附: 次优主义的生活

山南水北:八溪峒笔记是2012年由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作者韩少功。

得书感谢您对《山南水北:八溪峒笔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北漂诗篇(2017) 电子书
本书收入100余位优秀北漂诗人的诗作。内容包括:《北京地铁》、《梦想之都》、《朝圣》、《中年夫妻》、《黑暗点灯》、《父母国》、《流水的记忆》、《玛丽的爱情》等。
斑羚飞渡:沈石溪专集 电子书
沈石溪先生在当代文坛因其独特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的动物小说作品而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他的作品始终带着一股浓浓的自然情怀,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幅幅大自然中最原始的动物图景。是写动物,也是写人——写动物关系背后蕴含着的人类社会,写动物与人类之间质朴的互动与接触。本书精选了《斑羚飞渡》《雄鹰金闪子》《兵猴》等11篇各具特色的代表作,从猛禽到走兽,从亲情到友情,带领读者走进沈石溪迷人的动物小说世界。
智者乐水 电子书
这些智者,虽都不曾与我谋面,但我却与他们都见了面——神交,我读他们的书,读他们与水的故事,体味他们与水的感情,感受他们如水的智慧,分享他们乐水的心境。在写作过程中,我与智者们作精神的沟通,作思想的交流,作快乐的分享,用他们酿造的“文化之水”冲开蒙昧的心智,趋走庸人自扰的烦忧,提升人生的境界。
山高水长 电子书
本书共收集作者三十多年来创作作品中精选的40多篇散文。作者以“非虚构”白描的手法写他和他的家人“文革”以来的生活变迁,以散文的文学样式反映西北黄土高原上环县山区里一个农民家庭的苦难历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