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凡至圣阳明心学工夫散论

由凡至圣阳明心学工夫散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部关于王阳明及其后学致良知工夫的相关研究。

内容简介

儒家心性之学作为一种为己之学、成德之教,原本不是纯粹的知识思辨,而是一种体知、体证于身心的学问。这也是近年来宋明理学研究所关注的一大议题。

《由凡至圣:阳明心学工夫散论》收录的九篇论文,是作者关于王阳明及其后学致良知工夫的相关研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如何诠释儒家心性之学的相关思考。作者力图摆脱哲学概念式的“工夫论”分析模式,从各种角度对心学“工夫”本身加以如实呈现、系统梳理。

作者简介

作者张卫红 哲学博士,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之宋明理学。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两部:《罗念庵的生命历程与思想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邹东廓年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 缘起

自序

一 由凡至圣:王阳明体悟本心的工夫阶次 以王龙溪《悟说》《滁阳会语》为中心的考察

(一)《悟说》概括的工夫四阶次

(二)《滁阳会语》所述王阳明体悟本心的工夫历程

1.悟前三变:解悟至证悟

2.龙场大悟:彻悟开端

3.静坐诸教:保任

4.致良知教:彻悟完成

5.晚年化境:忘悟

(三)结语

二 阳明学者罗念庵体悟良知的工夫历程

(一)悟前

(二)证悟

(三)保任

(四)彻悟

(五)忘悟

(六)结语

三 良知与自证分 以王阳明良知学为中心的论述

(一)自证分释良知的学术溯源

(二)自证分与良知之体

(三)自证分与良知之照

(四)自证分与良知之境

(五)结语

四 当下一念之别:阳明学见在良知之争的关键问题 以王龙溪与聂双江、罗念庵的争论为中心

(一)见在良知说的基本含义和讨论背景

(二)圣愚之辨概述

(三)双方对“当下一念”的不同体知

(四)结语

五 “念念致其良知”何以可能? 再谈见在良知说的核心焦点与体认维度

(一)见在良知之争的核心焦点

(二)圣愚之辨的两个理解层面

(三)独知、当下一念、直心自照

(四)双方体认维度之别

(五)如何“信得及良知”

(六)结语

六 “信得及良知”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从王阳明到王龙溪的论述

(一)阳明“信得及良知”的生命印证

(二)信得及良知之无知与无不知

(三)王龙溪的“一念自信”工夫

(四)结语

七 以良知开物成务 阳明学者以心性贯通事功的工夫实践与障难论析

(一)王阳明军政生涯中的工夫实践及理据

(二)阳明后学以心性贯通事功的实践

(三)工夫障难

(四)结语

八 江右王门学者邹东廓之戒惧说论析

(一)思想脉络

(二)工夫路径

(三)本体与工夫

(四)思想定位及意义

九 儒道交融:罗念庵一体两面的终极关怀

(一)一生纠结:病厄之危—道业未成

(二)阳明学者的基本共识:良知无生死

(三)一体两面的终极关怀:儒道交融

(四)结语

由凡至圣阳明心学工夫散论是2016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张卫红。

得书感谢您对《由凡至圣阳明心学工夫散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凡所遇到的,都是生命的美意 电子书
有些人稍稍经历点风雨,就感觉自己已经遍体鳞伤。尽管人们出于各种原因强装出一副强悍的外表,可事实上,内心却是无比脆弱的。它需要照顾,需要抚慰,需要有人指点迷津。本书收集了作者多年从业经历的一些案例故事,里面每一个鲜活的人物,都经历了一番属于自己的爱恨情仇,烦恼忧伤,焦虑迷茫,相信只要你用心对号去找,总会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者建议读者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遇见,不管快乐的,忧伤的,那都是人生旅程中最精彩
可·为:广行释讲《了凡四训》 电子书
明朝著名思想家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教导子孙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本书力求引导人们积极向善。
觉世之道——王阳明良知说的形成 电子书
本书主旨在重访影响东亚世界深远的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良知说”的形成过程。
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 电子书
1、 让整个日本折服的中国圣人!读日本人写的传记,重新认识王阳明! 2、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他们研究中国人、解读中国典籍,后世产生的成就甚至突破了中国文化本身的局限,日本研究阳明学代表人物高濑武次郎是王阳明的“超级粉丝”,一生致力于研究阳明心学,这部《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便是他的心血之作! 3、 贵为天皇老师,但高濑武次郎却只对王阳明一人顶礼膜拜,这部作品在日本一直是商业精英、军事奇才的必读书,此版王阳明详传与《传习录》并称为研究王阳明的重要资料,对日本、韩国,乃至中国的阳明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4、 此版《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译本极为难得,译者历经三年,便跑日本、韩国、美国及中国各地图书馆和私人藏家之所,偶然机遇高价获得此1915年广文堂孤版版本。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 电子书
本书以民国印光大师鉴定本为底本进行解读,纠正了当前流行版本的一些错误。每章内容包括原文、注释、译文、解读、例证、名言哲语六个部分。注释力求详尽,译文力求通俗而又忠于原著。解读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把深刻的含义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很多地方纳名家讲义精华于其中,使解读的内容不再是一家之言。大量例证,使精深的含义变得浅显。名言哲语,画龙点睛,总结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