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地带的治理

边缘地带的治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街头、村落作为社会边缘地带,该怎么治理?

内容简介

“江湖”、街头、村落……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广阔的边缘地带。在这个地带,缝隙无处不在,是滋生冲突的温床。灵活、高效的行政技术,为弥合缝隙、防止冲突提供了可能性。

作者简介

作者吕德文,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员,著有《找回群众:重塑基层治理》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一 街头秩序的缝隙

“江湖”秩序

现场的力量

“临时工”困境

上访钉子户

制造黑校车

抵抗的话语

冤案是如何炼成的

一线行政的缝隙

二 国家行政的限度

信访的政治维度

劳教的制度淤塞

“剩余部门”的困局

信访局的“垃圾箱”功能

非法营运为何存在?

民政是娘

医疗纠纷可以调解么?

一场“城市革命”

民意不可违?

柔性执法批判

三 城市冲突的产生

基层权力失控的逻辑

城管“暴力执法”的认知误区

地方行政的漏洞

受害人:城管

医闹的社会病理分析

和谐拆迁?

拆迁的暴利与暴力

边缘地带的治理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吕德文。

得书感谢您对《边缘地带的治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社会救助政策与再就业激活体系:基于中国15省份38县市的抽样数据 电子书
本书在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的基础上,揭示社会救助制度和再就业激活机理,特别是在再就业理念的社会救助政策下,政府责任、社会责任和受助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及影响机理,以此为基础探讨社会救助与再就业激活体系互动机制构建路径。
残障权利研究(第3卷/第1期/2016·夏季号) 电子书
本书以残障权利为主题,就残障人就业、残障人教育、心智障碍、残障与性别、残障与法治等议题进行深入探索。书中作者们深入“田野”,直面真实世界,综合运用社会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乃至医学、公共卫生学等学科的话语和理论,以中国签署和批准的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为圭臬,以“基于权利的发展”这个全新的残障理念与国际人权标准为指引,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学者在人权视角下开展残障研究的成果。
刘易斯拐点、农业生产决策与环境效应 电子书
本书研究的是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决策和农业要素投入的影响。
城市治理现代化:杭州样本 电子书
张本效教授撰写的本书,立足于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对杭州市江于区城市治理现代化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系统分析。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0辑)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书为集刊第10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