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词常识、欣赏和吟诵(国学教养教育丛书)

格律诗词常识、欣赏和吟诵(国学教养教育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格律诗词入门书,介于通俗与学术之间,重新认识传统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定位在专修与选修之间,具有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简明性。在知识性方面,三个版块的常识都包含有逾千年的文化积淀。在实用性方面,注意到韵文学的创作手法,通过深入浅出的叙述,推荐一条入门的路径,达到学以致用的再教育目的。在趣味性方面,体现在选取各种体裁和风格的作品欣赏上,希望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已经陌生的传统文化,重新经历一次认识、亲近和热爱的过程,成为文化承传的生力军。在简明性方面,在删繁就简时作适当的裁量,让愿意采用此教材的院校,在开设编排课程时可以灵活处理。

作者简介

作者吕君忾,是广东著名词人和词理论家朱庸斋(分春馆)之嫡传弟子,承传为掌门人,任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广州诗社副社长、《诗词》报专责编辑,现任中华吟诵学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专家委员,副理事长,是粤语吟诵的代表人物。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学教养教育丛书编委会

总序

第一篇 格律诗

第一章 诗概说

第一节 诗的体性

第二节 《诗经》——百代诗词之祖

第三节 诗的演变历程

第二章 诗的体裁

第一节 古诗

第二节 乐府与歌行

第三节 格律诗概述

第三章 诗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文字和声韵

第二节 格律诗的基本格式

第四章 诗的基本作法

第一节 格律诗的三个主要元素

第二节 作诗的步骤

第五章 对联概说

第一节 对联常识

第二节 对仗

第三节 对联的作法

第四节 复词及其结构特点

第五节 对联的特种技法——嵌字

第二篇 诗作选析

第一章 乐府、古诗选析

第一节 乐府

第二节 古诗

第二章 五绝、七绝选析

第一节 五绝

第二节 七绝

第三节 五律

第四节 七律

第三篇 词

第一章 词概说

第一节 词的源流

第二节 词的发展轨迹

第二章 词体与词性

第一节 词的体裁

第二节 词的属性

第三章 词的格律

第一节 两个必须认识的术语

第二节 五种必须掌握的格律

第四章 关于填词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对词作法的理性认识

第二节 形象思维与境界

第三节 词的特殊语言和句法

第四篇 词作选析

第一章 唐五代词选析

第二章 宋词选析

第三章 清词选析

第五篇 粤语吟诵

第一章 近代粤语吟诵的承传和拓展

第二章 吟诵常识

第一节 文字的口语表现方式分类

第二节 吟诵的定义和应用

第三节 蒙学与吟诵

第四节 历代吟诵概况

第五节 吟诵和乐音的关系

第三章 粤语吟诵的方法和应用

第一节 粤语吟诵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从朗诵变成吟诵的步骤

第三节 吟诵应用

第四节 学习吟诵的三个阶段

第五节 配有简谱符号的诗词吟诵练习例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四

练习五

练习六

第四章 吟诵技巧的注意事项

附录

经典诗文选录

初中必背诗词选吟(双语二十三首)

高中必背诗词选吟(双语十四首)

宋词选吟(粤语三十首)

清词选吟(粤语二十五首)

后记

格律诗词常识、欣赏和吟诵(国学教养教育丛书)是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吕君忾。

得书感谢您对《格律诗词常识、欣赏和吟诵(国学教养教育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陪孩子品词(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 电子书
国学大师俞平伯之父俞陛云为给家中孩童讲授诗词所做,真正的大师家中家传的诗词启蒙课。
将帅诗词 电子书
本书包括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等人的诗词作品,收录有《顺庆府中学堂留别》《题天台山》《井冈山会师》《忆攻克吉安》等。
古典诗词语言通论 电子书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本书从语言学角度,从古典诗词爱好者读诗写诗的需求出发,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与古代诗词相关的古汉语知识。首先总述诗词发展的体式,然后通过“语音篇”“格律篇”“章法篇”“语法修辞篇”“词汇篇”五部分分别讲述与古诗词相关的音韵学常识、古诗词的韵律与语言特点、古典诗词的章法技巧、古诗词主要运用的修辞格等语法手段、古诗词中常见的特殊白话实词和白话虚词以及文字通假。
唐宋诗词艺术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是关于唐宋诗词综合性研究,就晋至唐诗人表现自然美的方法、唐代绝句秒回任务的艺术、宋代山水诗的会话意趣、宋诗的荒寒意境、唐宋词的戏剧性、宋词绘影绘声的艺术等进行了研究,如《传神肖貌诗画交融——论唐诗对唐代人物画的借鉴吸收》等。下篇就孟浩然、杜甫、李白、陆游等诗人词人的诗词艺术特色进行了专题研究,如《论孟浩然的诗歌美学观》《论李贺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苏轼山水诗的谐趣、奇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