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与原始宗教

楚辞与原始宗教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剖析楚辞的内容和手法,讨论楚辞与楚地宗教间的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讨论了两方面的问题:楚辞的文体是如何生成的?楚辞的抒情方式和抒情效果是怎样的?

本书通过对既有文献和考古材料的勾稽、比对、印证,得出这样的结论:楚地宗教中的仪式、祭歌等,是楚辞诸文本的结构性根源;而宗教仪式、歌谣、意象中所包含的沉溺、倾诉、拯救等情感功能,也赋予楚辞以深厚而悠远的抒情性特征。

作者简介

作者过常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被评为北师大本科教学十佳教师。曾在韩国高丽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和台湾东吴大学任教。

著有《楚辞与原始宗教》《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先秦散文研究:上古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柳永》等多种学术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第一章 楚文化概述

一、芈姓部落的迁徙及其文化渊源

二、周公变革与周楚文化差异

三、楚地的土著文化

四、楚文化与楚淫祀之风

第二章 屈原的职掌与《天问》的性质

一、“左徒”和“三闾大夫”

二、屈原与楚国的巫史传统

三、《天问》中的巫史内容

四、《天问》的问句形式

五、《天问》所体现的屈原的思想和感情

第三章 《九歌》与南楚巫祭文化

一、“九歌”溯源

二、“东皇太一”为舜考

三、《九歌》祭仪杂考

四、《九歌》与屈原

第四章 《离骚》的祭歌模式研究

一、《离骚》的祭歌结构

二、《离骚》中的“人神恋爱”

三、《离骚》中的巫祭意象和习语

四、《离骚》的抒情方式

第五章 “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

一、汉人对楚辞的接受

二、用原始意象筑起的精神家园

三、“香草美人”与“发愤抒情”的怨刺传统

第六章 楚辞的文化意义

一、“祛魅”的文化与“附魅”的文化

二、楚辞作为一种文化范型

三、楚辞作为一种文化因素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楚辞与原始宗教是201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过常宝。

得书感谢您对《楚辞与原始宗教》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焦虑与认同 电子书
本书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和叙事学的相关批评理论与方法,对石黑一雄迄今为止出版的7部长篇小说进行研读,分析小说人物身上表现出的身份焦虑以及不同模式的身份认同,探究其小说中的身份问题,以此观照石黑一雄本人的身份观,为国内外学者深刻理解石黑一雄本人及其小说的文化内涵和当代意义提供参考。
孩子与世界 电子书
本书是写给孩子看的散文集,本书中的文章,有写孩子喜欢看的安徒生的文章,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艺术加工的,比如《丑小鸭复仇版》《皇帝的新装与旅游业》;有描写孩子生活习惯的,如《练习爬行》《跟谁学谁》,讲述了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有描写孩子教育问题的,如《用汉语治病》强调了汉语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念书人》强调了学习是每个孩子必不可少的成长过程,《语文组》描写了学习语文方法的重要性等。本书通篇的
泪与笑 电子书
本书收入小品文26篇、书话评传9篇、序文4篇、书信41通、译文12篇。梁遇春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写作英国随笔风格的散文小品,擅长表达充满个性特点的社会人生体验,提供一种“絮语”式议论美文。他散文的数量不多,却多为可以传世的精品,在“五四”之后独树一帜。胡适认为他是“一个极有文学兴趣与天才的少年作家”。
猫与短简 电子书
本书内容以集中集的形式分为短简、猫、众生相三类。每一篇短简都体现出对纯洁爱情的渴望,对所爱人的执着,失去爱时的失落。
知识与教养之间 电子书
一部探讨道德教化问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