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20世纪的《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
内容简介
《宗教改革》,是“理想国经典馆”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6卷。
戒绝娱乐,焚杀异己,打击文学与艺术……宗教改革斥责文艺复兴的愉悦,认为世间的成就及欢乐毫无益处,人生不过是泪水之谷,并召唤罪人皈依信仰、悔改祷告。这几乎是中世纪的反动。然而,尽管有许多的不宽容,宗教革命还是对启蒙运动有所贡献:它破坏了教条的权威,容许不同声音的激烈争辩。在这些争辩中,在攻击与防卫中,所有的教团与权威都软弱下来,在路德高呼信仰万岁百年后,弗朗西斯·培根宣称知识就是力量。
本卷封面图案是路德玫瑰,又称路德印章,信义宗的标志,由马丁·路德设计。
作者简介
作者威尔·杜兰特,美国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普利策奖(1968年)、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早年与胡适均曾师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91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前期著作以《哲学的故事》一书畅销成名,后半生更以莫大的毅力和勇气撰写《文明的故事》,超级马拉松般持续近半世纪,曾环球考察实地历史(包括广东、上海等地),最后一段写作行程幸有金婚伴侣杜兰特夫人执笔加入,终于留下这一部巅峰传世之作。杜兰特博士亦可谓20世纪最会讲故事的人,讲完了“哲学的故事”,再讲“文明的故事”。终其一生,他都热情地致力于将哲学和知识从学术的象牙塔中解放出来,化复杂为易懂,我们读者获益良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宗教改革 上
致读者
注意事项
第一部 从威克利夫到路德
第一章 罗马天主教会 (1300—1517)
基督教的贡献
纳地尔的教会(1307—1417)
教皇的胜利(1417—1513)
改变中的环境
教会被指控
第二章 英国:威克利夫、乔叟与大叛乱 (1308—1400)
政府
约翰·威克利夫(1320—1384)
大叛乱(1381)
新文学
乔叟(1340—1400)
理查二世
第三章 法国受围 (1300—1461)
法国的情景
往克雷西之路(1337—1347)
黑死病及其他(1348—1349)
革命与革新(1357—1380)
疯狂的国王(1380—1422)
废墟中的生活
文学
艺术
圣女贞德(1412—1431)
法国得救(1431—1453)
第四章 法国的复兴 (1453—1515)
路易十一(1461—1483)
远征意大利
庄园的兴起
维庸(1431—1480)
第五章 15世纪的英国 (1399—1509)
国王
财富的增长
道德与习尚
威克利夫派信徒
英国艺术(1300—1509)
卡克斯顿与马洛里
英国的人文主义者
第六章 勃艮第的插曲 (1363—1515)
皇族公爵
宗教精神
光辉灿烂的勃艮第(1363—1465)
勇士查理(1465—1477)
低地国家的艺术(1465—1515)
第七章 中古欧洲 (1300—1460)
土地与劳力
秩序的组成
德国挑战教会
神秘主义者
艺术
古登堡
第八章 西斯拉夫族 (1300—1517)
波希米亚
胡斯(1369—1415)
波希米亚的革命(1415—1436)
波兰(1300—1505)
第九章 奥斯曼帝国 (1300—1516)
拜占庭的再兴(1261—1373)
巴尔干与土耳其遭遇(1300—1396)
君士坦丁堡的最后几年(1373—1453)
匈雅提(1387—1456)
最高潮(1453—1481)
匈牙利的复兴(1456—1490)
第十章 葡萄牙开创商业革命 (1300—1517)
第十一章 西班牙 (1300—1517)
西班牙的景观(1300—1469)
格拉纳达(1300—1492)
斐迪南与伊莎贝拉
宗教裁判所的措施
宗教裁判所的发展(1480—1516)
犹太人出征记
西班牙艺术
西班牙文学
王后与国王之死
第十二章 知识的发展 (1300—1517)
巫师
教师
科学家
医者
哲学家
宗教改革家
第十三章 海洋的征服 (1492—1517)
哥伦布
美洲
苦海
新远景
第十四章 先驱伊拉斯谟 (1469—1517)
人文主义者的教育
逍遥学派
讽刺家
学者
哲学家
伊拉斯谟其人其事
第十五章 路德(改革)前夕的德国 (1453—1517)
富格尔家族时代
城邦
日耳曼人(1300—1517)
德国艺术的成熟
丢勒(1471—1528)
德国的人文学者
伍利黑·胡滕
德国教会
第二部 宗教改革 上
第一章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517—1524)
台彻尔
马丁·路德的诞生
宗教改革的形成
教皇敕书与宗教改革的爆发
沃尔姆斯会议(1521)
激进分子
信心的根据
马丁·路德的神学
革命家
第二章 社会革命 (1522—1536)
崛起中的革命(1522—1524)
农民战争(1524—1526)
再洗礼派教徒试行共产主义(1534—1536)
第三章 茨温利:宗教改革在瑞士 (1477—1531)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茨温利
茨温利的宗教改革
前进吧!基督骑士
第四章 路德与伊拉斯谟 (1517—1536)
路德其人
不宽容的异教徒
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
伊拉斯谟附录(1517—1536)
宗教改革 下
第二部 宗教改革 下
第五章 宗教战争(1525—1560)
新教的发展(1525—1530)
多次争执的会议(1526—1541)
维滕堡之狮(1536—1546)
新教的胜利(1542—1555)
第六章 加尔文其人 (1509—1564)
艰困少年行
神学大师
日内瓦与斯特拉斯堡(1536—1541)
神权的日内瓦
反加尔文浪潮
加尔文的死敌(1511—1553)
对容忍的呼吁
日落黄昏(1554—1564)
第七章 弗朗索瓦一世与法国宗教改革 (1515—1559)
大鼻子国王:弗朗索瓦一世
1515年的法国
那瓦尔之后
法国新教徒
龙争虎斗(1515—1526)
战争与和平(1526—1547)
忘年之爱
第八章 亨利八世与红衣主教沃尔西 (1509—1529)
一大有可为之君(1509—1511)
权臣托马斯·沃尔西
沃尔西与教会
国王闹“离婚”
第九章 亨利八世与莫尔 (1529—1535)
英国国会与宗教改革
莫尔的乌托邦
殉道者
三后小史
第十章 亨利八世与修道院 (1535—1547)
克伦威尔黑皮书
顽强的爱尔兰人(1300—1558)
暴君亨利
龙归大海
第十一章 爱德华六世与玛丽·都铎 (1547—1558)
萨默塞特公爵(1547—1549)
窝立克摄政(1549—1553)
宽厚的女王(1553—1554)
“血腥”玛丽(1554—1558)
第十二章 从罗伯特·布鲁斯到约翰·诺克斯 (1300—1561)
不屈不挠的苏格兰人
王室历代志(1314—1554)
约翰·诺克斯(1505—1559)
耶稣基督的大议会(1557—1560)
第十三章 宗教改革的推展 (1517—1560)
斯堪的纳维亚(1470—1523)
瑞典的宗教改革
丹麦的宗教改革
新教在东欧
查理五世与尼德兰(荷兰)
西班牙(1516—1558)
第三部 宗教改革的余响
第一章 俄罗斯的统一 (1300—1584)
俄罗斯民族
莫斯科的亲王
“恐怖者”伊凡(1533—1584)
第二章 穆斯林的天赋 (1258—1520)
波斯的伊尔汗国(1265—1337)
哈菲兹(1320—1389)
帖木儿(1336—1405)
马穆鲁克人(1340—1517)
奥斯曼人(1288—1517)
伊斯兰教的文学(1400—1520)
亚洲伊斯兰国家的艺术
伊本·哈尔敦
第三章 苏里曼大帝 (1520—1566)
非洲的伊斯兰教(1200—1566)
萨非王朝的波斯(1502—1576)
苏里曼大帝与西方
奥斯曼帝国的文明
苏里曼其人
第四章 犹太人 (1300—1564)
流浪者
受拷刑
第二次流徙
幸存的技巧
犹太人的思想
第五章 人民的生活 (1517—1564)
经济
法律
道德
礼俗
第六章 音乐 (1300—1564)
乐器
佛兰德斯人的音乐成就(1430—1590)
音乐与宗教改革
圣乐作曲家帕莱斯特里纳(1526—1594)
第七章 拉伯雷时代的文学 (1517—1564)
书籍出版
学校
学者
法国的文艺复兴
拉伯雷
龙萨与七星诗社
韦艾特与萨里
汉斯·萨克斯
伊比利亚半岛的诗人(1515—1555)
第八章 霍尔拜因时代的艺术 (1517—1564)
艺术、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
法国文艺复兴的艺术
彼得·勃鲁盖尔(1520—1569)
克拉那赫与德国人
都铎时代的风格(1517—1558)
小霍尔拜因(1497—1543)
西班牙与葡萄牙的艺术(1515—1555)
第九章 哥白尼时代的科学 (1517—1565)
秘教的盛行
哥白尼的革命
麦哲伦与地球上的发现
生物学的复兴
维萨里
外科医学的崛起
医生帕拉切尔苏斯
怀疑论者
拉米斯与哲人们
第十章 天主教会与宗教改革 (1517—1565)
意大利的新教改革者
意大利的天主教改革者
圣特蕾莎与修道院改革
伊格内修斯·罗耀拉
耶稣会
第十一章 教皇与会议 (1517—1565)
教皇处于困境
检查制度与宗教裁判所
特伦特会议(1545—1563)
结语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插图
文明的故事6:宗教改革是2018年由理想国出版,作者[美] 威尔·杜兰特。
得书感谢您对《文明的故事6:宗教改革》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