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ATIC S7-1500与TIA博途软件使用指南

SIMATIC S7-1500与TIA博途软件使用指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适合新手的快速入门、工程师借鉴和参考、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

新一代的SIMATIC系列控制器S7-1500作为TIA全集成自动化架构的核心单元,与S7-300/400系列控制器相比,从现场的接线、编程设计、实现通信的灵活方式以及系统的诊断和柔性控制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和创新。TIA博途与SIMATIC S7-1500的完美结合,无论是设计、安装、调试,还是维护和升级自动化系统,都能做到节省工程设计的时间、成本和人力。

本书由对西门子公司专家工程师亲自编写,书中对产品的功能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融入自己的工程经验,使内容简单易学,为大家开辟了一条学习的捷径。随书附赠TIA博途演示版软件以及示例程序,可用于学习和实践,同时还提供视频教程。

购书后可通过“机械工业出版社E视界”进入西门子官方学习平台,内含大量视频教程。

内容简介

SIMATIC S7-1500自动化系统是在SIMATIC S7-300/400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通过集成大量的新功能和新特性,SIMATIC S7-1500自动化系统具有卓越的性能和出色的可用性。借助于西门子新一代框架结构的TIA博途软件,可在同一开发环境下组态开发可编程序控制器、人机界面和驱动系统等。统一的数据库使各个系统之间轻松、快速地进行互连互通,真正达到了控制系统的全集成自动化。

《SIMATIC S7-1500与TIA博途软件使用指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在TIA博途V13 SP1环境下如何组态和使用SIMATIC S7-1500的PROFINET/PROFIBUS通信、编程、Web服务器、PID控制、轨迹追踪等功能,不但适合新手的快速入门,而且可供具有STEP7 V5.X和SIMATIC S7-300/400使用经验的工程师借鉴和参考,也可以用作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培训资料。

随书附带光盘中带有TIA博途V13 SP1演示版安装软件,可用于学习与实践。除此之外,在光盘中还附带了SIMATIC S7-1500功能和亮点使用的视频文件,便于读者更加快速地掌握SIMATIC S7-1500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视频使用早期的TIA博途V12版本制作,与V13版本有微小的差别,但是不影响使用。

章节目录

前言

缩略语

第1章TIA博途软件概述1

1.1TIA博途软件简介1

1.2TIA博途软件构成1

1.2.1TIA博途STEP72

1.2.2TIA博途STEP7工程组态系统的选件2

1.2.3TIA博途WinCC2

1.2.4TIA博途WinCC工程组态系统和运行系统的选件3

1.3TIA博途软件的安装3

1.3.1硬件要求3

1.3.2支持的操作系统4

1.3.3安装步骤4

1.4TIA博途软件的卸载8

1.5授权管理功能10

1.5.1授权的种类10

1.5.2授权管理器11

1.6TIA博途软件的特性11

第2章TIA博途软件平台支持的新一代PLC产品介绍14

2.1完整的PLC产品线全面满足用户需求14

2.2全新分布式和PCBased自动化解决方案15

2.3集成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16

2.4高效的开发环境16

第3章SIMATIC S71500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17

3.1负载电源PM与系统电源PS17

3.1.1负载电源PM(Power Module)17

3.1.2系统电源PS(Power Supply)17

3.1.3系统电源选择示例17

3.1.4查看功率分配详细信息19

3.2SIMATIC S71500 CPU20

3.2.1SIMATIC S71500 CPU简介20

3.2.2SIMATIC S71500 CPU操作模式21

3.2.3SIMATIC S71500 CPU的存储器21

3.2.4SIMATIC S71500 CPU过程映像区的功能25

3.3SIMATIC S71500显示屏(Display)27

3.4信号模块29

3.4.1模块特性分类30

3.4.2模块宽度的划分30

3.4.3数字量输入模块30

3.4.4数字量输出模块31

3.4.5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33

3.4.6模拟量输入模块34

3.4.7模拟量输出模块46

3.4.8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49

3.5通信模块51

3.5.1点对点通信模块51

3.5.2PROFIBUS通信模块51

3.5.3PROFINET/ETHERNET通信模块52

3.6工艺模块52

3.6.1高速计数器模块52

3.6.2基于时间的I/O模块53

第4章SIMATIC S71500硬件配置54

4.1配置一个SIMATIC S71500站点54

4.1.1添加一个SIMATIC S71500新设备54

4.1.2配置SIMATIC S71500的中央机架55

4.1.3使用检测功能配置SIMATICS71500中央机架58

4.2CPU参数配置59

4.2.1常规59

4.2.2PROFINET接口[X1]59

4.2.3DP接口[X3]68

4.2.4启动69

4.2.5周期71

4.2.6系统和时钟存储器72

4.2.7系统诊断73

4.2.8Web服务器73

4.2.9显示76

4.2.10用户界面语言78

4.2.11时间78

4.2.12保护79

4.2.13系统电源79

4.2.14组态控制80

4.2.15连接资源80

4.2.16地址总览82

4.3SIMATIC S71500 I/O参数82

4.3.1数字量输入模块参数配置83

4.3.2数字量输出模块参数配置87

4.3.3模拟量输入模块参数配置88

4.3.4模拟量输出模块参数配置90

4.4配置分布式I/O91

4.4.1配置PROFIBUS从站91

4.4.2配置PROFINET设备94

第5章数据类型与地址区97

5.1SIMATIC S71500 PLC的数据类型97

5.1.1基本数据类型97

5.1.2复合数据类型103

5.1.3PLC数据类型106

5.1.4参数类型107

5.1.5系统数据类型108

5.1.6硬件数据类型110

5.2SIMATIC S71500 PLC的地址区111

5.2.1CPU地址区的划分及寻址方法111

5.2.2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117

5.2.3全局常量与局部常量118

第6章SIMATIC S71500 PLC的编程指令119

6.1指令的处理120

6.1.1LAD指令处理120

6.1.2STL指令处理121

6.1.3立即读与立即写123

6.2基本指令123

6.2.1位逻辑运算指令123

6.2.2定时器指令125

6.2.3计数器指令126

6.2.4比较器指令127

6.2.5数学函数指令128

6.2.6移动操作指令130

6.2.7转换指令132

6.2.8程序控制操作指令133

6.2.9字逻辑运算指令135

6.2.10移位和循环移位指令136

6.2.11原有指令137

6.2.12STL其他指令138

6.3扩展指令138

6.3.1日期与时间指令138

6.3.2字符串与字符指令139

6.3.3过程映像指令139

6.3.4分布式I/O指令140

6.3.5PROFIenergy指令140

6.3.6模块参数化分配指令141

6.3.7中断指令141

6.3.8报警指令142

6.3.9诊断指令142

6.3.10配方和数据记录指令143

6.3.11数据块控制指令143

6.3.12寻址指令143

6.4工艺指令144

6.5通信指令145

第7章程序块147

7.1用户程序中的程序块147

7.1.1组织块与程序结构148

7.1.2用户程序的分层调用149

7.2组织块(OB)149

7.2.1组织块类型与优先级151

7.2.2CPU的过载特性156

7.2.3组织块的本地数据区堆栈(L堆栈)156

7.2.4组织块的接口区158

7.3函数(FC)158

7.3.1函数的接口区158

7.3.2无形参函数(子程序功能)159

7.3.3带有形参的函数160

7.3.4函数嵌套调用时允许参数传递的数据类型162

7.4函数块(FB)164

7.4.1函数块的接口区164

7.4.2函数块与背景数据块165

7.4.3函数块嵌套调用时允许参数传递的数据类型168

7.5数据块(DB)169

7.5.1全局数据块(Global DB)170

7.5.2背景数据块171

7.5.3系统数据类型作为全局数据块的模板172

7.5.4通过PLC数据类型创建DB173

7.5.5数组DB174

第8章SIMATIC S71500组态控制功能177

8.1组态控制的原理177

8.2软件、硬件要求以及使用范围177

8.3SIMATIC S71500硬件配置的数据记录格式178

8.4SIMATIC S71500中央机架模块组态控制示例179

8.5PROFINET IO系统的组态控制181

8.5.1软硬件要求以及实现原理181

8.5.2IO系统的组态控制的数据格式181

8.5.3IO系统的组态控制示例182

第9章SIMATIC S71500 PLC的通信功能186

9.1网络概述186

9.2网络及通信服务的转变187

9.2.1从PROFIBUS到PROFINET的转变187

9.2.2MPI接口被PROFINET接口替代188

9.2.3基于PROFIBUS通信服务的变化188

9.3PROFIBUS网络188

9.3.1PROFIBUS接口的种类188

9.3.2PROFIBUS的访问机制189

9.3.3PROFIBUS网络的通信速率与通信距离189

9.3.4PROFIBUS网络拓扑结构189

9.3.5安装GSD文件191

9.3.6使用PROFIBUSDP进行CPU站点间通信192

9.4工业以太网与PROFINET194

9.4.1工业以太网通信介质195

9.4.2工业以太网拓扑结构195

9.4.3SIMATIC S71500系统以太网接口195

9.4.4SIMATIC S71500 PLC以太网支持的通信服务196

9.4.5SIMATIC S71500 OUC通信示例200

9.4.6SIMATIC S71500 S7通信示例209

9.4.7SIMATIC S71500路由通信功能222

9.4.8配置PROFINET IO设备224

9.4.9无需存储介质更换IO设备227

9.4.10允许覆盖PROFINET设备名称模式229

9.4.11按网段自动分配IP地址和设备名称229

9.4.12网络拓扑功能与配置232

9.4.13MRP介质冗余233

9.4.14IDevice智能设备的配置234

9.4.15MODBUS TCP238

9.5SIMATIC S71500 PLC与HMI通信244

9.5.1SIMATIC S71500 PLC与HMI在相同项目中通信244

9.5.2SIMATIC S71500 PLC与HMI在不同项目中通信246

9.5.3使用OPC连接SIMATIC S71500PLC247

9.6串行通信250

9.6.1SIMATIC S71500/ET200MP串行通信模块的类型250

9.6.2串行通信接口类型及连接方式251

9.6.3自由口协议参数设置254

9.6.4串行通信模块的通信函数258

9.6.5自由口协议通信示例258

9.6.6MODBUS RTU通信协议260

第10章SIMATIC S71500 PLC的PID功能267

10.1控制原理267

10.1.1受控系统267

10.1.2受控系统的特征值268

10.1.3执行器269

10.1.4不同类型控制器的响应269

10.2SIMATIC S71500 PLC支持的PID指令270

10.2.1PIDCompact指令270

10.2.2PID3Step指令271

10.2.3PIDTemp指令271

10.2.4控制器的串级控制271

10.3PIDCompact指令的调用与PID调试示例271

10.3.1组态PIDCompact V2工艺对象272

10.3.2调用指令PIDCompact V2276

10.3.3调试PID279

第11章SIMATIC S71500 PLC的工艺及特殊功能模块282

11.1工艺模块282

11.2工艺对象282

11.3计数模块和位置检测模块的分类和性能283

11.4TM Count模块和TM PosInput模块通过工艺对象(TO)实现计数和测量284

11.5使用TM PosInput模块检测来自SSI绝对值编码器的信号291

11.6带计数功能的DI模块296

11.7Timebased IO模板298

11.7.1功能描述298

11.7.2Timebased IO时间控制功能举例299

第12章SIMATIC S71500 PLC的诊断功能309

12.1SIMATIC S71500 PLC诊断功能介绍309

12.2通过LED状态指示灯实现诊断310

12.3通过PG/PC实现诊断311

12.4在HMI上通过调用诊断控件实现诊断312

12.5通过SIMATIC S71500的Web服务器功能实现诊断313

12.6通过SIMATIC S71500 CPU自带的显示屏实现诊断319

12.7通过编写程序实现诊断319

12.8通过模块自带诊断功能进行诊断324

12.9通过模块的值状态功能实现诊断325

12.10通过用户自定义报警诊断程序实现诊断327

第13章访问保护330

13.1SIMATIC S71500的访问保护方式330

13.2通过设置CPU的4层访问级别实现访问控制330

13.3通过设置CPU Web服务器访问密码实现访问控制332

13.4通过CPU自带的显示屏实现访问保护332

13.5通过设置PLC的程序块专有技术保护功能实现访问保护333

13.6绑定程序块到CPU序列号或SMC卡序列号334

13.7通过带安全功能的CP15431以太网模块335

13.7.1通过CP 15431的防火墙功能实现访问保护336

13.7.2通过CP 15431的VPN功能实现访问保护337

第14章程序调试339

14.1程序信息339

14.1.1调用结构339

14.1.2从属性结构339

14.1.3分配列表340

14.1.4程序资源340

14.2交叉引用341

14.3程序的下载、上传、复位操作343

14.3.1设置SIMATIC S71500 CPU的IP地址343

14.3.2下载程序到CPU344

14.3.3下载程序到SIMATIC存储卡SMC345

14.3.4SIMATIC S71500的一致性下载特性346

14.3.5SIMATIC S71500程序的上传346

14.3.6SIMATIC S71500 CPU存储器复位348

14.3.7删除SIMATIC S71500 CPU中的程序块348

14.3.8改变SIMATIC S71500数据块内容对过程值的影响348

14.3.9 SIMATIC S71500 数据块的快照功能350

14.4SIMATIC S71500的路由编程功能351

14.5比较功能352

14.5.1离线/在线比较352

14.5.2离线/离线比较354

14.6使用程序编辑器调试程序354

14.6.1调试LAD/FBD程序354

14.6.2调试STL程序355

14.6.3调用环境功能356

14.7使用监控表进行调试357

14.7.1创建监控表并添加变量357

14.7.2变量的监控和修改358

14.7.3强制变量359

14.8硬件诊断360

14.8.1硬件的诊断图标360

14.8.2模块的在线与诊断功能361

14.8.3更新硬件固件版本362

14.9使用仿真器SIMATIC S7PLCSIM测试用户程序364

14.9.1启动SIMATIC S71500仿真器365

14.9.2创建SIM表格365

14.9.3创建序列366

14.9.4仿真通信功能367

14.10使用Trace跟踪变量367

14.10.1配置Trace367

14.10.2Trace的操作369

14.11SIMATIC S71500联合调试功能370

第15章TIA博途软件的库功能372

15.1库基本知识372

15.1.1项目库类型的使用372

15.1.2项目库主模板的使用375

15.1.3全局库的使用376

第16章打印和归档程序379

16.1打印简介379

16.1.1打印设置379

16.1.2框架和封面381

16.1.3文档信息382

16.1.4打印预览384

16.2程序归档简介384

16.2.1程序归档的方式384

16.2.2项目恢复386

第17章移植S7300/400项目到SIMATIC S71500387

17.1S7300/400项目移植到SIMATICS71500简介387

17.2移植S7300/400项目的限制387

17.2.1硬件限制387

17.2.2功能限制387

17.2.3集成项目的注意事项388

17.3项目移植的前期准备工作388

17.4在STEP 7 V5.5中对原项目进行检查389

17.4.1移植STEP 7 V5.5的S7300/400项目到TIA博途软件391

17.4.2移植TIA博途软件中的S7300/400项目到SIMATIC S71500392

附录 寻求帮助395

参考文献398

SIMATIC S7-1500与TIA博途软件使用指南是2018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SIMATIC S7-1500与TIA博途软件使用指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软件测试 电子书
作为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软件测试在日新月异的软件开发中越来越重要。本书作为软件测试入门书籍,不同于市面上的纯理论知识讲解,而是将软件测试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让读者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动手能力。本书共分为9章:第1章讲解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体系;第2~3章讲解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方法;第4~7章分别讲解性能测试、安全测试、自动化测试、移动App测试的相关知识;第8~9章以一个项目为例,讲解各种测试文
软件安全 电子书
软件是支撑计算机、网络和数据的基础,软件安全是信息安全保障的关键。本书通过对现有方法的总结、技术对比和实例分析,从理论到实践、从传统到前沿,全面深入地阐述软件安全中的软件漏洞与攻击利用、软件脆弱性分析与软件漏洞挖掘及软件防护技术,分别从基本概念、各种传统与前沿的软件防护方法的原理、典型应用、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本书既可以作为软件安全相关专业研究生的软件安全系列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科
软件工程——软件建模与文档写作 电子书
本书根据现有软件工程教学和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软件工程的**新发展,以及目前软件工程教学的需要,围绕软件工程的三大要素——过程、方法和工具,以软件过程为引领,介绍软件开发工具和方法在不同软件开发阶段的建模和文档撰写。通过案例,以对比的方式,介绍结构化思想和面向对象思想在各个开发阶段中模型的体现,并在其中贯穿介绍了**新的软件工程应用技术。本书内容包括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建模工具、项目前期、需求
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与应用 电子书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软件定义网络的技术与应用,全书共7章,分为两个方面对软件定义网络进行讲解。第一方面主要介绍了软件定义网络的技术和体系结构,包括软件定义网络的简介和原理、OpenFlow协议、软件交换机OpenvSwitch的应用、SDN控制器;第二方面主要介绍了软件定义网络的应用实践,包括Mininet的应用实践和OpenDaylight的应用实践。
软件安全技术 电子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第1部分,软件安全与信息安全的关系及软件安全的重要性,其中介绍:信息安全问题概述;软件安全概述;软件缺陷和漏洞的相关概念;恶意代码和网络攻击。第2部分,以安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为线索,介绍在传统软件工程的各个阶段渗透安全性控制,包括:安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软件体系安全分析、软件安全需求分析、安全编码、安全测试、软件保护和软件安全管理。第3部分,围绕Web应用安全开发给出一个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