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2堂“民国范儿”的现代文学公开课,10位文学巨匠“打开”的现代文学入门书。

内容简介

本书源于许子东在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的经典课堂实录,融会了几十年的积累,将来可扩展为一部相对完整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鲁迅是一座山,后面很多作家都是山,被这座最高的山的影子遮盖了;但张爱玲是一条河。这一堂堂现代文学课,囊括“五四”起源、各家流派,以及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共12讲,可见鲁迅的“反省”、郭沫若的“创造”、茅盾的“矛盾”、巴金的“年轻”、老舍的“命运”、曹禺的“影响”、郁达夫的“苦闷”、丁玲的“扑火”、沈从文的“反潮流而动”、张爱玲的“无家可归”等等,文学承担民族—国家寓言。

课堂实录的金句与神来之笔,化为小字旁批,约有160余条,大珠小珠,与正文相映成趣。另增11份许子东开列的进阶书单、10位文学巨匠的创作谈、1条中国现代文学时间轴,以及260多个详注,帮助打开民国时期的文学地图,打通更多的知识关联,更新认知视野。

作者简介

作者许子东,任教于香港岭南大学,兼中文系主任。生于浙江天台,早年求学华东师大,师从钱谷融,成名作《郁达夫新论》开启“新人文论”系列,成为“八十年代青年评论家”(包括赵园、陈平原、王晓明等),与陈思和负责修订过《辞海》的现代文学和作家条目。1989年应邀赴芝加哥大学做访问学者,后于加州大学进修,师从李欧梵,1993 年受聘于香港岭大。著作还有《许子东讲稿》(三卷),以及《呐喊与流言》、《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当代小说阅读笔记》、《张爱玲的文学史意义》等,主编有《香港短篇小说选1994—1995》等,与王德威、陈思和合编有《一九四九以后》。此外,被列入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的经典三人嘉宾组合(窦文涛、许子东、梁文道)。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不可能完美的“经典课堂”

第一讲 现代文学与“五四”文学革命

第一节 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

第二节 留学生们的救国之道

第三节 两篇文章启动了文化政治的大变革

第二讲 鲁迅是狂人还是阿Q?

第一节 北大与《新青年》的分化

第二节 “永远正确”的鲁迅

第三节 从周树人到鲁迅

第四节 鲁迅与几个女人

第三讲 鲁迅对“五四”的怀疑和反省

第一节 《狂人日记》:唯一看破礼教吃人的人,投降了

第二节 《阿Q正传》:喜剧始,悲剧终,一个象征性的预言

第三节 《肥皂》与《伤逝》

第四讲 周氏兄弟与二十年代的美文(陈平原主讲,存目)

第五讲 郁达夫:民族·性·郁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青春期

第二节 郁达夫的生平

第三节 “颓废”与“色情”

第六讲 莎菲与丁玲:飞蛾扑火,非死不止

第一节 冰心与凌叔华:幸福女作家的代表

第二节 丁玲:出走的娜拉,真正的女权英雄

第七讲 “五四”新诗的发展

第一节 没有新诗,就没有“五四”

第二节 现代诗歌四章

第八讲 文学与政治之间的茅盾

第一节 现代散文三章

第二节 茅盾:最典型的中国现代作家

第九讲 曹禺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现代戏剧与《茶花女》

第二节 其他人的戏剧加在一起,等于一个曹禺

第十讲 老舍、巴金的生平与创作

第一节 巴金:一生坚持青年抒情文体和革命心态

第二节 老舍:一个作家可以提前写出自己的命运

第十一讲 沈从文与三十年代“反动文艺”

第一节 一辈子不接受城市

第二节 《丈夫》:屈辱比优胜的感觉深刻得多

第三节 《边城》:这么多好人合作做了一件坏事

第十二讲 鲁迅是一座山,但张爱玲是一条河

第一节 “五四”主流文学史无法安放的作家

第二节 《第一炉香》与《倾城之恋》

附录 中国现代文学时间轴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是2018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作者许子东。

得书感谢您对《许子东现代文学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见信如面(最美情书系列) 电子书
“最美情书系列”之《见信如面》,精心收录了70余篇鲁迅、徐志摩、朱生豪、萧红、闻一多等大家写给爱人的书信篇目。
王国维与陈寅恪 电子书
著名文史学者刘梦溪先生沉潜传统,传承典范,三十载探寻前辈大师精神世界的倾心之作。
深深尝了人间味 电子书
老舍、萧红、林徽因、史铁生等12位文学名家的人生告白,最具生命真意的经典散文。
随时的修养系列匆匆 散文书籍 电子书
朱自清力作,共收录31篇随笔、散文。
我这有限的一生 电子书
本书是周作人的散文作品精选集,带你体味苦味人生中的人生消遣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