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社会: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

蚂蚁社会: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横跨政治学、社会学、昆虫学、文学与电影评论,展现人类渴望从蚂蚁身上寻找文明前景的所有野心和企图。

内容简介

“人像蚂蚁”这个古老的比喻,就像“比喻”本身一样古老。从作家到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人们渴望从蚂蚁身上寻找人类社会的最佳组织形式;从单一的个体到整体的社会,从君主制到民主社会,从霍布斯的“利维坦”式全能国家到《美丽新世界》中的集权乌托邦,再到原子化、网络化的后现代社会,蚂蚁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能被象征性的解读,并与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社会形态形成巧妙的一一对应。作者从社会学专著、小说文本,乃至电影文本出发,探索了这一类比的迷人历史。

在本书中,蚂蚁,成为了人类社会的绝对隐喻。人不是“像”蚂蚁,人就是蚂蚁。

作者简介

[德]尼尔斯·韦贝尔 著

德国锡根大学新德语文学专业的教授。曾在欧洲多所大学执教。他的研究重点包括社会性昆虫、社会自描写、文学及其媒介,以及文学的地缘政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从类比到认同

像蚂蚁一样——一句自描述的老生常谈

政治动物

一句老生常谈的存续与变迁

通过比较来证明:蜜蜂与蚂蚁

蜜蜂和人类的恶习——从曼德维尔到哈耶克

明证性与偶发性

研究计划

人是蚂蚁

第二章 从利维坦到白蚁之国

脚注的复杂化

全能国家对个体主义的克服

超个体——蚂蚁与人的逆转

昆虫学家卡尔·施米特

领导问题

我们为数众多——通往二阶控制论之路

第三章 一个新昆虫物种的舞台

勤奋的工人:恩斯特·云格尔

昆虫学的文本结构化

超有机体的媒介

稳态与交哺: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

第四章 群组成群

昆虫学的其他可能

奥拉夫·斯塔普雷顿的《最后和最初的人》

火星上的群体——关于另一种社会的新知识

斯塔普雷顿的通道

群体袭击

直接沟通:心灵感应的梦想

沟通的问题

蜂巢精神:共同意志的心灵感应宪法

群众心理学中的社会性昆虫

第五章 社会即蚁丘

一篇论文与一部小说

真正的真理与叛逆的人文学科

作为隐喻与作为模型的蚂蚁

不对称的认识论——作为社会学的昆虫学

危险的实地考察,或判反叛者死刑

外篇一:昆虫学—社会学通道

外篇二:没有个体的社会——功能主义的社会学取代理解社会学

外篇三:惠勒与帕累托——社会媒介和平衡

外篇四:昆虫学的社会学生产力——惠勒与帕森斯,威尔逊与卢曼

超级蚁群与精英——威尔逊的小说世界

使命、平衡与生命政治

群中之人:民主与愚蠢

利他主义或利己主义?

从基因到族群

外篇:社会的形象(视觉语义学第一部分)

一个形象表现所有情况——视觉语义的功能(视觉语义学第二部分)

道金斯—威尔逊之争

社会有什么用?自私的基因作为光杆司令

昆虫学启蒙与生物学现实主义

自然选择

第六章 探险与侵略

他人的误解

帝国的回击

对害虫发动毒气战

逆亚马孙河而上直到过去,进化论作为时间机器

欧洲的发现

蚂蚁创作的民族志

变成蚂蚁——用四个阶段

蚂蚁的反击——递归民族志与二阶控制论

物种的灭亡、种类与社会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蚂蚁社会: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是2021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德]尼尔斯·韦贝尔(NeilsWerber)。

得书感谢您对《蚂蚁社会: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的时间:形成、变迁与问题 电子书
本书认为时间是社会的产物,并加以论证。
作为社会治理术的社会工作 电子书
本书聚焦于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的契合性,探索社会工作在城市、农村、家庭和民族问题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
港澳社会:发展视角的解读 电子书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和澳门回归18周年,在这样一个时刻,梳理并出版我对港澳社会的解读,也算是一种庆祝和纪念。
转型中国的社会学透视 电子书
本书收集了作者从事社会学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来,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部分文章。全书共分为六个板块——“农民工权益”“劳动者观念”“企业组织”“社区”“社会不平等”“社会变迁与治理”,每一个板块都按照文章出版的先后顺序进行编排,基本呈现了作者的学术发展经历。
言语行为与制度社会的建构 电子书
本书在新的语境下研究了制度社会建构的认知基础尤其是语言基础,并通过作为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制度性事实的建构来阐释制度社会的建构。由于语言在联结人类心智和道义中的特殊角色,本书建立了“心智—语言—伦理”的三维分析框架,分析了心智(主要指集体意向性)、语言(建构性言语行为)和伦理(言语行为理性)在制度性事实建构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最后还从制度性事实的可理解性视角出发,通过对科学实在论的辩护论证了科学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