憍底利耶利论

憍底利耶利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对印度政治、历史、哲学、经济、文化感兴趣者

这是目前仅存的讨论“利”这一要素的论著。

内容简介

法、利、欲、解脱为古代印度所谓“四要”,即作为价值观念的重要基础,印度教为“再生者”所设的四种人生目标。梵本《利论》是目前仅存的讨论“利”这一要素的论著。该书在古代印度影响巨大,直至中古时期,仍未许多作家所提及。然而完整的梵本久已失佚,直到1905年才在南印度迈索尔地区发现它的贝叶本及译不完全的注释本,并在1909年第一次将其公诸于世。此后规模不等的残本迭有发现。《利论》的重新发现和出版是世界印度学界的一件大事,相关研究亦成显学。

该书除全面系统阐述古代印度的国家政治和统治方策以外,还广泛论及经济、民法、刑法、外交、战争等不同门类的问题,堪称古代印度生活的百科全书。由于古代印度真正意义的史书基本阙如,他也为了解乃至重建公元4世纪前后的印度历史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第一手材料。韦伯在其著名演讲《以政治为业》中特别引用和讨论了称憍底利耶的《利论》,认为它体现出真正激进的“马基雅维里主义”,与《利论》相比,“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反而显得无害”。阿玛蒂亚森在《惯于争鸣的印度人》中也数次谈到该书,认为作者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经济学家,称作者为印度古代思想巨子,而《利论》是一部“关于政治经济学和统治之术的经典著作”。

作者简介

憍底利耶,印度孔雀王朝(前324—前187)开国元勋。

译者简介:

朱成明,湖南常德人,200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08年进入北京大学南亚学系(当时东语系)学习印度古代语言,并于2011年于2016年分获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是法论、利论、史诗等文献中的印度古代政治秩序问题,同时涉及印度哲学、沃格林意识哲学。译者熟练掌握多门语言,英语、德语、西班牙语、巴利文、梵文都有很好的基础。

章节目录

第一篇教戒

第二篇督官职守

第三篇律法

第四篇去刺

第五篇秘行

第六篇曼茶罗作为基础

第七篇六策

第八篇灾厄

第九篇征前预备

第十篇兵法

第十一篇对团众之举揩

第十二篇弱王

第十三篇夺城诸法

第十四篇秘术

第十五篇论书组织

附录一度量衡

附录二时间与时令

附录三职官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憍底利耶利论是202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古印度]憍底利耶。

得书感谢您对《憍底利耶利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权力监督论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代表了目前我国对廉政建设这一问题的较高研究水准。书中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针对廉政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探讨了廉政学说学科建设、廉政制度创新路径理论思考、廉政成本、行政监察逻辑、我国廉政政策演变等理论和制度建设,并积极探索高等学校廉政教育和科研基地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动力等廉政建设实践的新思路、新举措。
腐败防治论 电子书
在全党学习群众路线的高潮中,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反腐倡廉历程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这是关系执政党保持共产党的本色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本书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90年反腐倡廉的基本经验,突出反腐倡廉的理论研究,紧密联系反腐倡廉实际具体分析易发、频发的腐败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决策建议。
合同解除论 电子书
本书充分运用民法解释学的基本方法,梳理了从《合同法》到《民法典》以来审判实践中的大量案例,并在《民法典》的规范框架下,就合同解除相关疑难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释方案。另外,通过对“违约方解除权”等问题的深度剖析,本书旨在凸显合同解除制度与契约必守原则的内在关联:解除制度的核心功能并非对违约方的惩罚,也非对契约必守原则的背离。
论合同目的 电子书
本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与第二章,探讨合同目的溯源和意涵;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探讨合同目的在合同解释、合同效力与合同权利义务终止中的实践意义、规范功能。
亲缘格局论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个性张扬及其内外张力之表现、面对面的哲学最具有穿透力、人生在世的亲缘格局、乾坤并建之“理”、“理一分殊”的后现代说明、亲缘格局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开放性本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