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记

敦煌学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本大众看得懂的敦煌学随笔,揭开敦煌的神秘面纱。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刘进宝先生的学术随笔集,共收录20篇文章,分别从先生治敦煌学之路、敦煌学的发展历程、国内外敦煌学人等方面展开。

主要篇目有“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提出及其反响、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地位、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敦煌与莫高窟、敦煌学何以成为国际显学、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学研究的缩影与标志、她已将生命融入了敦煌: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日本所藏敦煌文献的来源及真伪等。

作者简介

作者刘进宝,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主任。长期从事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研究。

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浙江省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研究会会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编委会

敦煌学的概念、范围和研究对象

一、关于敦煌学概念的探讨

二、东方学背景下的敦煌学

三、以地名学的敦煌学

四、结语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提出及其反响

一、藤枝晃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

二、“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引起的反响

三、“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最早出处

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地位

一、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

二、敦煌郡的设置是开通中西交通的结果

三、敦煌是经营西域的基地

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敦煌与莫高窟

一、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

二、莫高窟创建的历史文化背景

三、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莫高窟

“五凉文化”孕育下的敦煌学

敦煌学何以成为国际显学

一、敦煌具有特殊地位

二、学术价值无可替代

三、石窟艺术多姿多彩

千古之谜谁解说?——敦煌藏经洞封闭时间及原因讨论综述

一、藏经洞原为洪䛒影窟

二、藏经洞封闭之谜

敦煌宝藏是如何被盗的?

华尔纳敦煌考察团与哈佛燕京学社

一、第一次盗劫

二、第二次考察与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

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学研究的缩影与标志

一、研究所(院)的成立、发展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二、敦煌研究院对石窟的保护和研究是不可替代的

三、领导人的带头作用至关重要

常书鸿——暗夜中不灭的烛光

孙儒僩先生谈敦煌与敦煌学

一、小细节中反映的大历史

二、敦煌的生活和工作

三、敦煌研究院院史的珍贵史料

四、丰富了敦煌学学术史的内容

张鸿勋先生与敦煌俗文学研究

她已将生命融入了敦煌——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日本所藏敦煌文献的来源及真伪

当代中国敦煌学发展的真实画卷

一、对敦煌学理论提出了新的看法

二、这是一部学理性的当代中国敦煌学史

三、把握敦煌学的现状,展望敦煌学的发展前景

一位学者的成长与一个时代的学术

一、一位学者成长史的真实记录

二、敦煌学术史的珍贵史料

三、提供了一些学术史的信息

敦煌藏经洞发现120年访谈录

《唐宋之际归义军经济史研究》后记

大时代中的小人物——《我们这代人的学问》前言

后记

敦煌学记是2021年由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作者刘进宝。

得书感谢您对《敦煌学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我是妈妈,更是自己:活出丰盛人生的10堂课 电子书
写给妈妈的成长路线图,在家庭系统中重新定位“妈妈”的角色,懂自己、爱自己、活出自己!
宗教社会学·西美尔作品系列 电子书
神不仅是个人的个性、活力、合乎道德或缺乏道德的秉性以及爱好的需要的理想化,而且很多情况下是个体之间的社会生活形式赋予了宗教观念以内容。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树木与房子:木构建筑和它的故事 电子书
小小一本书,带你走近匠心独运的中国古建筑,领略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巧与魅力,发现深藏在其中的生动的历史文化与智慧。
走向世俗 电子书
以中国中古时期的历史为中心,考察佛教的中国本土化和中国社会的佛教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