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非智库论坛:增进中非了解。
内容简介
中非智库论坛是经中国外交部、商务部批准设立的中非学术交流高端平台,以“民间为主、政府参与、坦诚对话、凝聚共识”为宗旨,旨在促进对非研究,增进中非了解,扩大双方共识,为中非关系发展建言献策。
作者简介
作者王珩,现任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浙江省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智库联盟首席专家、教育部浙江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执行负责人、浙江省政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理事,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非洲政治与国际关系、非洲智库与思想以及中非人文交流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年主持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个省部级以上课题和教学改革项目。多次获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主持省优秀研究生课程“中非人文交流”。出版专著3部、编著2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术期刊发表理论文章40余篇,多篇咨询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采纳批示。2019年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020年获评浙江省高校创新领军人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 中非人文交流推动中非合作行稳致远
一、中非人文交流的理论意义与战略价值
二、中非人文交流的时代精神与方向路径
三、中非人文交流的实践要求与行动本质
前言
第一章 中非人文交流的理论图谱与政策解读
第一节 多学科理论基础
一、国际关系合作理论
二、公共外交理论
三、文化研究理论
四、“非洲学”理论
第二节 多层面政策梳理
一、《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
二、中非合作论坛相关行动计划
三、《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
第三节 多维度理论内涵
一、中外人文交流内涵“五说”
二、中非人文交流的理论探索
第二章 中非人文交流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古代的中非人文交往
一、汉代以前
二、春秋战国时期
三、两汉时期
四、宋元明清时期
第二节 近现代中非人文交流
第三节 当代的中非人文交流
第三章 中非人文交流的现状与特点
第一节 传统领域基础扎实
一、教育合作不断推进
二、文化交流异彩纷呈
三、公共卫生合作升温
四、体育合作影响广泛
五、地方交流不断拓展
第二节 新兴领域不断拓展
一、科技合作受到关注
二、旅游交流受到追捧
三、媒体交流不断深化
四、智库合作持续推进
五、影视交流异军突起
第三节 中非人文交流的特点
一、交流机制更成熟
二、交流领域更广泛
三、交流特色更鲜明
四、交流主体更多元
第四章 中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
第一节 建立中国—南非人文交流机制的基础
一、南非国情基础
二、中南关系基础
三、教育合作基础
四、相关研究基础
第二节 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构架
一、目标与定位
二、组织与架构
三、领域与内容
第三节 机制发展的现状、特点与成效评估
一、开端良好、进展顺利
二、不断深入,务实推进
三、重点突出,不断拓展
第五章 智慧启民:中非智库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非洲智库发展概况
一、非洲智库发展历史及现状
二、非洲智库发展特色鲜明
第二节 中非智库交流与合作现状
一、中非智库合作的主要平台
二、中非智库合作成效与影响
第三节 强化中非智库交流合作的路径
一、强化顶层设计
二、深化互动交流
三、构建研究网络
四、推动智媒融合
第六章 知识育民: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进程
一、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二、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程
第二节 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特点
一、主要内容
二、基本特征
三、中非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加强中非教育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非教育合作规模
二、制定教育援非的中长期规划
三、建立多方参与的教育合作机制
四、加强中国高校自身能力建设
第七章 科技惠民:中非科技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非洲科技领域基本现状与特点
一、非洲长期努力推动科技发展
二、初步建立了合作与交流机制
三、近年来非洲科技发展逐渐显示出蓬勃振兴的势头
第二节 中非科技交流合作的特点
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二、质量提高,成效显著
三、聚焦重点,实现突破
第三节 推进中非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把握中非科技合作新契机
二、在互惠中构建中非科技合作新机制
三、构建多平台合作为中非科技发展护航
第八章 文体亲民:中非体卫艺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中非体育交流与合作
一、中非体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
二、中非体育交流的主要内容
三、中非体育交流合作的作用与影响
四、中非体育交流合作的未来规划
第二节 中非医疗卫生合作与交流
一、中非医疗卫生合作的历史
二、中非医疗卫生合作的成效
三、中非医疗卫生合作的趋势
第三节 中非文学艺术交流与合作
一、非洲文学艺术领域的基本现状与特点
二、中非文学艺术交流合作的主要内容与成效
三、中非文学艺术交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推进中非文学艺术交流合作的对策措施及项目建议
第九章 发展为民:中非旅游、民间与减贫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中非旅游交流与合作
一、非洲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中非旅游交流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三、推进中非旅游交流合作的对策措施及项目建议
第二节 中非民间交流与合作
一、中非在相关领域交流合作现状及评估
二、交流合作的成效与影响的基本评估
三、基本特点、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推进中非民间交流合作的对策措施及项目建议
第三节 中非减贫交流与合作
一、中国减贫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价值
二、中国与非洲的减贫发展政策和实践经验
三、中非减贫发展合作面临新的时代契机
第十章 中非青年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非洲青年发展与中非青年合作现状
一、非洲青年发展现状
二、中非青年合作现状
第二节 非洲青年发展困境与中非青年合作机遇
一、非洲青年发展面临困境
二、非洲青年发展与中非青年合作面临的机遇
第三节 中非青年合作的未来趋势
一、以培养培训为基础,让青年成为推动非洲社会发展的资源
二、以复工复产为契机,让青年成为推动中非合作发展的主力
三、以创新创业为引擎,让青年成为推动中非经济发展的动力
四、以文明文化为纽带,让青年成为传承中非传统友谊的使者
第十一章 中非人文交流的未来展望
第一节 中非人文交流的发展趋势
一、中非合作论坛开启新征程
二、共建“一带一路”增添新内涵
三、中非青年展现新力量
第二节 中非人文交流的指导思想
一、“真实亲诚”的政策观
二、义利统一的价值观
三、合作共赢的发展观
四、命运共同体世界观
第三节 中非人文交流的发展愿景
一、明确定位,处理好“软”与“硬”的关系
二、点面结合,处理好国别与区域之间的关系
三、与时俱进,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四、官民并举,处理好官方与民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中非人文交流特色案例
案例1 主体:高校助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一、做好中非人文交流研究,增强政治互信基础
二、讲好中非故事,增进历史传统情谊
三、探索创建有中国气派的“中国非洲学”,在国际思想平台上建构中国话语
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拓展中非民间交往
五、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开展智库外交、学术交流
案例2 平台:“五位一体”打造高校智库协同创新“升级版”
一、中心概况
二、实施路径
三、协同成效
案例3 队伍:非洲学者助力提升国际传播力
一、在华外籍学者力挺中国抗疫,生动诠释中外民心相通的精神内涵
二、提升国际传播与对外宣传的效果,重在国际民心沟通,关键是国际化人才培养
三、充分发挥外籍专家学者的特殊作用,以外传外,拓展和深化中国人民“朋友圈”和“传播力”
案例4 国别:中国与埃及的人文交流
一、中国与埃及人文交流合作的历史进程
二、中埃人文交流合作的基本特点与主要成就
三、中国与埃及人文交流中的一些感人事例
四、中埃人文交流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五、进一步推进中埃人文交流合作的建议
案例5 区域:整合资源,将浙江打造为中非合作高地
一、背景及意义
二、现状与动态
三、成效与不足
四、思路与建议
中非人文交流简论是2022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珩。
得书感谢您对《中非人文交流简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