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三代种薯体系与种薯质量控制

马铃薯三代种薯体系与种薯质量控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为了更好地建设马铃薯三代种薯体系,提高马铃薯种薯质量,根据编者们对马铃薯三代种薯体系的理解和实践,谢开云和何卫主编了《马铃薯三代种薯体系与种薯质量控制》,旨在使马铃薯种薯生产者、使用者、质量控制者和有关管理人员对该体系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影响马铃薯种薯质量的病虫害有进一步的认识。

本书共分四章,内容包括:马铃薯三代种薯体系简介、三代种薯体系的种薯质量控制、影响马铃薯种薯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内容简介

《马铃薯三代种薯体系与种薯质量控制》主要内容有:马铃薯三代种薯体系简介、三代种薯体系的种薯质量控制、影响马铃薯种薯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马铃薯三代种薯体系与种薯质量控制》内容先进实用,文字通俗易懂,适宜马铃薯种薯生产者、马铃薯种植户学习使用,亦可供技术推广人员及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章节目录

第一章 马铃薯三代种薯体系简介

一、什么是三代种薯体系

(一)第一代种薯(G1种薯或称原原种)

(二)第二代种薯(G2种薯或称原种)

(三)第三代种薯(G3种薯,又称合格种薯或生产用种)

二、我国建立马铃薯三代种薯体系的必要性

(一)符合我国种薯生产实际,有利于迅速提高种薯质量水平

(二)种薯生产过程简化,便于质量监督与控制

(三)有效避免种薯分级混乱现状

(四)我国微型薯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为三代种薯体系提供了保障

(五)种薯补贴政策有利于推动三代种薯体系的发展

三、三代种薯生产的关键环节和技术

(一)G1种薯生产

(二)G2种薯生产

(三)G3种薯生产

第二章 三代种薯体系的种薯质量控制

一、种薯生产者登记制度

二、省级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三、省级脱毒基础苗供应中心

四、G1种薯质量控制

(一)试管苗的质量控制

(二)G1种薯生产的质量控制

(三)G1种薯标签设计

五、G2种薯质量控制

(一)种薯来源

(二)G2种薯生产场所选择

(三)G2种薯田间质量控制

(四)G2种薯收获后的质量控制

(五)G2种薯的质量标准

(六)G2种薯标签设计

六、G3种薯质量控制

(一)种薯来源

(二)G3种薯生产场所选择

(三)G3种薯田间质量控制

(四)G3种薯收获后质量控制

(五)G3种薯质量标准

(六)G3种薯标签设计

第三章 影响马铃薯种薯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种薯生产中主要的病毒性病害

(一)马铃薯病毒常识及其防治

(二)用症状学方法鉴别马铃薯病毒病

(三)几种主要的马铃薯病毒病

(四)用血清学方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马铃薯病毒

(五)用指示植物鉴别马铃薯病毒

二、种薯生产中主要的真菌性病害

(一)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

(二)早疫病(AltemaHa solani)

(三)黑痣病(Rhizoctonia solani)

(四)镰刀菌萎蔫病和干腐病(Fusarium spp.)

(五)粉痂病(Spongospora subterranea)

(六)粉腐病(Phytophthora erythroseptica)

(七)白霉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八)黄萎病(Verticillium daMiae and V.albo-atrum)

(九)癌肿病(Synchytrium endobioticum)

(十)银屑病(Helminthosponum solani)

三、种薯生产中主要的细菌性病害

(一)青枯病(Ralstonia soianacearum)

(二)环腐病(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sepedonicus

(三)地上茎腐病(Ervcinfa chrysanthemi)和黑胫病(E.atroseptica)

(四)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五)疮痂病(Streptomyces species)

第四章 种薯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一、地上部害虫

(一)蚜虫

(二)蓟马

(三)潜叶蝇

(四)白粉虱

(五)叶蝉

(六)马铃薯跳甲

(七)马铃薯甲虫

二、地下害虫

(一)马铃薯块茎蛾

(二)蛴螬和金龟子

(三)地老虎

(四)金针虫

马铃薯三代种薯体系与种薯质量控制是2011年由金盾出版社出版,作者谢开云。

得书感谢您对《马铃薯三代种薯体系与种薯质量控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药材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研究 电子书
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及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药材种植业蓬勃发展,新产区不断涌现,中药材种子交易及贸易日趋活跃,但是中药材种子缺乏质量标准和相应的检验方法。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的支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联合国内48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企业系统开展了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的研究。本书系统介绍了100多种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为建立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研究平台及质量
智能化海洋物联网:云服务体系及应用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智能化海洋物联网云服务体系架构、云服务模式以及基于云服务的海洋物联网典型业务应用。本书以智能化海洋物联网应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为支撑,通过科研实践,将海洋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融合运用,构建了智能化海洋物联网云服务体系,拓展了海洋物联网ICT资源共享和云服务模式。其中,在资源共享内容中将海洋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设施与云计算设施统筹运用,提供了泛在的海洋物联网基础设施即服务(Iaa
绵羊营养与饲料 电子书
本书详细编撰了绵羊的消化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特性,绵羊对水分、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营养需要及绵羊饲养标准,绵羊常用饲草饲料及其加工调制技术,绵羊常用饲料的配制技术,以及绵羊的饲养管理等内容。
景观植物识别与应用 电子书
本书以740张照片展示了542种景观植物,重点介绍了石松类和真蕨类7科12种、裸子植物8科45种、被子植物115科397种的学名、分布、识别、栽培、特色与应用,并澄清了以往分类学文献的相关错误;还以图解形式介绍了景观植物的十大造景功能及其配置原则、程序和技巧。  本书是一本参照PPGI、APG4等排列的图册,可供植物学、观赏园艺、园林(景观、环艺)专业的师生,景观设计者以及花卉爱好者学习参考。
狼尾草种质资源与利用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狼尾草种质资源、狼尾草种质特征、狼尾草栽培技术、狼尾草开花授粉习性、狼尾草生殖特性、狼尾草染色体核型分析、狼尾草表型多样性、狼尾草遗传多样性、狼尾草抗逆性、狼尾草生产力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