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药药理学(第2版)》分上、下两篇共24章,其中上篇6章,下篇18章。上篇重点阐述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中药毒理学的现代研究成果,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及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等。下篇按中药功效分类,重点介绍单味药161个,方剂66首。每味方药皆从【功效与药理】、【主治】、【现代应用】、【毒理研究】、【不良反应】等几方面论述,其中药物与方剂的功能主治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为参考标准,并将【毒理研究】与【不良反应】分别列项,前者主要反映动物毒理、安全性评价试验的结果,供研究参考;后者则主要记录临床报道的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安全用药。书后附有药名、方剂名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中药药理学(第2版)》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科研人员、高级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章节目录
上篇
第1章 导论
一、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任务
二、中药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三、中药药理学的学科地位
四、中药药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2章 中药药效学
一、中药药效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其特点
二、中药的四气与中药药效学
三、中药的五味与中药药效学
四、中药的归经与中药药效学
五、中药的升降浮沉与中药药效学
第3章 中药药动学研究
一、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药动学实验方法及其经时变化
二、有效成分不明或缺乏定量分析方法的中药药动学实验方法
三、中药药物动力学新学说新方法
四、中药生物有效性
五、中药药动学今后研究的建议
第4章 中药毒理学
一、中医学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二、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与类型
三、中药毒性成分和中毒机制
四、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五、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
第5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因素
二、机体因素
三、环境因素
第6章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
一、概述
二、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
三、单味中药的药理研究方法
四、复方中药的药理研究方法
下篇
第7章 解表药
一、概述
二、常用药物
(一)发散风寒药
麻黄
栏枝
紫苏
细辛
生姜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二)发散风热药
柴胡
薄荷
葛根
菊花
升麻
三、常用方剂
桂枝汤
九味羌活汤
小青龙汤
银翘散
麻杏石甘汤
葛根芩连汤
防风通圣散
川芎茶调散
……
第8章 清热药
第9章 泻下药
第10章 祛风湿药
第11章 化湿药
第12章 利水渗湿药
第13章 温里药
第14章 理气药
第15章 消失药
第16章 止血药
第17章 活血化瘀药
第18章 化痰止咳药平喘药
第19章 安神药
第20章 平肝息风药
第21章 开窍药
第22章 补虚药
第23章 收涩 药
第24章 其他药
沈映君 中药药理学(第2版)是201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沈映君。
得书感谢您对《沈映君 中药药理学(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