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的敦刻尔克

丘吉尔的敦刻尔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看丘吉尔如何把一场丢盔弃甲的大溃败,变成彪炳史册的大胜利。

内容简介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至1940年,在纳粹的铁蹄之下,马其诺防线形同虚设,荷兰、卢森堡、比利时相继沦陷。5月,巴黎也沦陷在即,导致英国军队滞留在敦刻尔克。同月,丘吉尔成为英国首相,使得面临外交孤立的英国突然成为欧洲仅有的有勇气和决心反抗希特勒的国家————此时的欧洲大陆充斥着投降主义情绪,只有丘吉尔还在呼吁重拾勇气,继续战斗。

1940年6月4日,在9天时间里,丘吉尔动用各式舰船和上千架次飞机,将共计33.8万名士兵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创造了二战史上的奇迹。军队奇迹般的回归唤醒了人们的反抗意识,数千万人的生活将被改变。

作者家族曾参与丘吉尔政府的政治宣传工作。作为二战的目击者,他将史诗般的历史与丰富的家庭故事相结合,描绘了二战爆发至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图景。

作者简介

作者迈克尔·柯尔达,美国出版业巨头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前主编。他出身于欧洲有盛名的电影世家,伯父是电影大亨亚历山大·柯尔达,伯母是好莱坞影星梅尔·奥勃朗,父亲文森特·柯尔达和二伯佐尔坦·柯尔达都是欧洲富有盛名的电影工作者。

柯尔达家族与丘吉尔过从甚密,丘吉尔还曾担任柯尔达家族的电影顾问。二战期间,柯尔达家族也积极参与丘吉尔政府的政治宣传工作,并为英国情报人员提供身份掩护。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旧日犹如他国”

第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01 边缘

02 外交失败

03 “为英国发声!”

04 假战

05 “花衣魔笛手”行动

06 黄色计划

07 “嘿,先生们,这就是我们的伟大胜利”

08 “希特勒错失良机”

09 “以上帝的名义,走吧”

第二部分 法国之战

10 “艰难登顶”

11 隆美尔跨过默兹河

12 “我们被打败了;我们输了这一仗”

13 这一刻重若千金

14 1940年5月20日:“糟糕透顶的一天”

15 致命的山坡

16 惊涛骇浪

17 木棒尖

18 我们可能要完蛋了

19 “他们热衷于射击德国人最让人高兴”

第三部分 敦刻尔克

20 加来市民

21 苦战到底

22 海军将官,多佛

23 后方

24 “就当战士们知道他们要回英国老家吧”

25 “发电机”计划

26 “战斗,在这儿或是在别的地方”

27 守卫战线

28 小船

29 “我一生中喝过的最美味的茶”

30 “手挽着手”

31 “我们会打败他们”

32 敦刻尔克精神

33 在海上

鸣谢

丘吉尔的敦刻尔克是2023年由读客文化出版,作者[英] 迈克尔·柯尔达。

得书感谢您对《丘吉尔的敦刻尔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周恩来的奉献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厦门的兴起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论述了清朝时,厦门作为一个沿海贸易港口的兴起过程及其在沿海贸易中的地位,向我们揭示了厦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历史逻辑,展示了厦门乃至闽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的生动细节。对于我们今天深度认识厦门商港由来之路及其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未来厦门城市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远去的亲人 电子书
本书记载了作者陈维秀自认识蒋汉杰开始的直至陈维秀离开人世这一段时期有关于蒋家的家族历史以及当时上海地下党员生活的真实写照。陈维秀,祖籍江苏无锡玉祁镇。由母亲作主,19岁嫁给姐夫——商人蒋汉杰。从1939年至1953年养育了五个子女。上海解放前她作为家庭主妇协助丈夫和子女进行地下工作。解放以后进入中国畜产公司上海分公司,直到1973年退休。2000年前后,她开始撰写蒋汉杰家史,历经数年完稿。她为蒋家
永远的战士 电子书
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英雄的精神永世长存。2018年,山东省委老干部局、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开展征集山东老战土历史资料工作。邹城市老干部局以此为契机,联合有关单位启动了“永远的战十”征文活动,以参战老战十为记录对象,讲述战争故事,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历时半年,组织30个单位80多名下作人员入户采访600多人次,查阅人事、军史、党史等资料,形成书稿42篇近30万字,真实记录了老战士的战斗经历和
历史的观念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涵盖了古今中西主要的历史思想和历史理论。上编为“中国历史观念”,共4章,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的历史观念,从先秦神意历史观一直到严复、章太炎的历史进化论;下编“西方历史观念”,共分12章,论述了西方的主要历史观念,从希罗多德的历史思考直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史,人类的历史实践孕育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反过来,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也促进了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