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揣摩北京档案史料、对所涉及的人和事进行实地调查比对、与相关知情者进行采访等三者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历史进行阐述。
内容简介
全书主要分为俯仰古今、文化新风、商贾集萃、故地寻踪、见证沧桑5个部分,其中有对北京古今历史文化的考据、有对新文化运动前后典型事件和重点人物的研究、有对北京老字号的调查、有对北京某地过往故事的描写。
作者用珍贵的老照片还原历史现场,从而清晰梳理了北京胡同街区变迁的历史脉络,细致还原了北京各地不同时期的历史面貌,充分展现了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为研究北京文化提供了真实的史料,为后人了解北京文化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为北京宣传北京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作者简介
作者王兰顺,北京史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档案馆展览陈列处副处长,北京社科重点课题项目的指导专家,北京市档案系统档案开发利用领域领军人才。
擅长通过依托档案史料,进行实地调查,挖掘口述史料等三者结合的方式还原历史真相,曾策划举办过系列胡同展,并考证出抗日将领佟麟阁殉国处,原北平市卫生局长谢振平被日军残害的真相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记 镌刻流年
第一辑 俯仰今古
智化寺的大藏经和京音乐
一、智化寺里的大藏经
二、重新奏响的京音乐
两座睿王府 一部《红楼梦》
一、从睿王府中走出来的《红楼梦》
二、走进“红楼梦”中的睿王府
三、是红楼梦,也是睿王府
算房高家的档案
可园轶事
一、帽儿胡同里的可园
二、探究可园
三、大学士文煜及其身后事
四、走进可园
五、可园里的名人逸事
走访哲匠世家
第二辑 文化新风
寻找未名社
一、“未名社”的成立
二、“未名社”的作为
三、虚惊一场的未名社社员被捕案
四、未名社的解体
五、未名社的意义
百年欧美同学会
一、创立伊始
二、爱国行动
三、会所建设
四、践行宗旨
五、留学归国
第三辑 商贾集萃
京城美馔——便宜坊
一、便宜坊与焖炉烤鸭
二、便宜坊的兴盛
三、被逼出来的“老”字
四、便意坊的异军突起
五、便意坊、便宜坊的众生相
六、便宜坊的新生
老字号“六必居”的前世今生
一、探寻六必居历史之谜
二、六必居的发展之路
实说丰泽园
一、横空出世的丰泽园
二、丰泽园的经营之道
三、丰泽园的华丽转身
四、从丰泽园饭庄到丰泽园饭店
五、丰泽园定位“海参王”
火烧旺地——劝业场
一、遇火而立的劝业场
二、浴火重生的劝业场
三、大火重建定今容
四、红火出炉的新罗天
五、回火维稳的劝业场
六、劝业场的红火新生
第四辑 故地寻踪
寻找颐寿堂
一、探访颐寿堂
二、颐寿堂的建设
三、颐寿堂与主人的命运
四、颐寿堂的新生
破解朝内大街81号“鬼宅”之谜
一、被讹传为“华北协和话语学校”
二、揭开朝内大街81号的身世之谜
三、成为天主堂始末
四、朝内大街81号的命运
说说北京的“猴”事
一、北京的“猴”地名
二、北京的“猴”故事
三、动物园猴子的故事
新街口的㛃园和它的主人
一、案由提出扩充㛃园 重视艺菊事业
二、提案中所涉及的主人翁与其艺菊事业
三、名人频来访 菊园受关注
四、㛃园老人的化身
回望通州
一、通州的来源
二、通州的运河文化
三、通州的战略要冲地位
第五辑 见证沧桑
东交民巷街区的漫漫回归路
一、从东江米巷到被迫设立的使馆区
二、民国时期对东交民巷的收回之路
三、东交民巷街区的新生
实说老天桥
一、天桥的桥
二、天桥的艺
三、天桥的魂
想起白塔寺一带
一、白塔大修时的惊人发现
二、热闹的白塔寺庙会
三、存车费比摊位费还贵
四、白塔寺重新开放
话说崇内
一、崇文门忆旧
二、崇内商街
三、崇内的胡同
四、北京最小的博物馆
五、老胡同中留下众多名人足迹
观音寺街的人烟往事
一、且说观音寺街的观音寺
二、鼎和居被摘下匾额
三、张一元的创新营销
四、美最新鞋店被“新”排挤
五、福兴居的不了情
说说炮局和炮局胡同那些事
一、大大小小的“炮局”
二、炮局的故事(一)
三、炮局的故事(二)
四、炮局的故事(三)
我所知道的前圆恩寺胡同
一、胡同中的古迹
二、胡同里的遗老遗少
三、胡同里的学问大户
四、胡同里的大画家
且说大取灯胡同
一、从崇真万寿宫到天师庵草场
二、諴亲王府的兴衰
三、从公主府到博物馆
四、从弘旿府到多公府
五、时代变迁的感叹
帽儿胡同传奇
一、老门牌3号内的总统
二、老门牌号里的文昌宫
三、老门牌15号的末代皇后闺房
四、老门牌17号的抗日将士
五、老门牌70号的摄影学会
漫谈北京街区的地名传承
一、北京街区名形成的历史沿革
二、北京人如何给北京街区起名
《总体规划》里的北京城
一、《总体规划》中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二、北京近现代人口与市域的变化
三、古往今来话老城
档案:镌刻流年(京腔京韵话北京)是2019年由北京出版集团出版,作者王兰顺。
得书感谢您对《档案:镌刻流年(京腔京韵话北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