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废“用”:贾玉铭生平及思想研究

以“信”废“用”:贾玉铭生平及思想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贾玉铭:传承世界文明,充满中国元素

内容简介

本书对贾玉铭的生平和思想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中西文化交流是一个相互理解的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贾玉铭对异质文化的诠释既传承了世界轴心文明的原初思想,又充满了中国本土化元素。贾玉铭理解西方文化的方式有借鉴意义,其所创经学诠释模式也有现实意义,他以单纯“信”的状态废弃了“用”的欲望,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纠正了庸俗实用主义倾向,在当今也有消解极端思想冲击社会秩序的作用。贾玉铭的思想以大众化、生活化、本土化的特点,以“信”废“用”,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塑造了“中国人理解世界”的文明对话模式。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路径、史料与概念说明

上篇

第一章 基督信仰的形成

第一节 家族信仰的传承

第二节 教会教育

小结 偶遇、灌输、神意——信仰建构的自然状态

第二章 教会生活实践

第一节 追求自立,倡导合一

第二节 追求属灵,提倡灵修

小结 封闭、单一、灵修——信仰生活的实践方式

第三章 神学教育实践

第一节 差会体制内的知识传授

第二节 保守立场中的灵命培养

第三节 民间处境下的灵修生活

小结 释经、神学、灵修——信仰者的宗教贡献

第四章 巨变中的持守与调适

第一节 被动适应与消极调适

第二节 有限参与“三自”运动

第三节 “信”的困境

小结 调适、参与、困境——信仰者的处境选择

下篇

第五章 灵命神学的建构

第一节 教义神学在中国的文化困境

第二节 灵命神学的形成

第三节 信仰忠诚:灵命神学处境化存在策略

小结 合道、非教、忠信——灵命神学处境化选择

第六章 灵命神学的西学渊源

第一节 加尔文改革宗精神的影响

第二节 贵格会的“内在灵光”

第三节 普利茅斯弟兄会时代论及内里生命观念

小结 长老会、贵格会、弟兄会——灵命神学的西方渊源

第七章 以“信”废“用”:灵命神学的价值

第一节 废政治之用

第二节 废经济之用

第三节 废文化之用

小结 无功、无己、无名——灵命神学的现实意义

结语 以“信”理解世界

参考文献

后记

以“信”废“用”:贾玉铭生平及思想研究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德龙。

得书感谢您对《以“信”废“用”:贾玉铭生平及思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曹植年谱考索·阮籍生平系年考索 电子书
本书分两部分,《曹植年谱考索》对曹植的生平作了系年考订与勾勒,并对曹植的作品加以系年考订,呈现了曹植的生平经历和文学创作历程。《阮籍生平系年考略》对阮籍的生平进行了系年考索,重点对阮籍生平的某些历史细节进行了考辨,考证出一些少为人知的阮籍的生平细节。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6)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系统考察晚清国粹派崛起的历史机缘及其新学知识系统的基础上,对国粹派的文化思想,包括文化观、史学思想、伦理思想、经学思想,作具体深入的研究。
步行者:闻玉梅传 电子书
全文共计十章,分为五个部分:叙述闻氏父母——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的家庭背景与学术道路,以及闻玉梅早年求学与学戏的经历;师从三位老师、出国进修与国际合作,记述闻玉梅学术的成长与成熟过程;“乙克诞生记:一个步行者的足迹和信念”,详细介绍闻玉梅乙肝研究、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艰辛历程;描述闻玉梅的教学理念、家国情怀和学生心目中严师慈母的形象;记述女科学家闻玉梅的婚姻、家庭与个人的艺术爱好。本传记完稿之际正值2
秦汉土地制度研究:以简牍材料为中心 电子书
本书结合传世文献,讨论简牍材料中的土地制度,尤其学界存在争议或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