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元素养与信息检索

信息元素养与信息检索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网络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教育融合,实用、好用、够用原则,关注检索技术进展。

内容简介

本书贴近网络信息时代,注意吸取信息检索技术的进展,采用编者部分教学改革成果,将信息素养教育与信息检索相融合,以“实用、好用、够用”为原则,系统介绍了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计算机信息检索概述、中外科技信息资源检索、专利及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科技信息综合分析与利用、学术道德和学位论文撰写等内容。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内容简介

版权页

前  言

目录

第1章 信息元素养与信息检索概述

1.1 信息概述

1.1.1 信息的基本概念

1.1.2 信息的基本属性

1.1.3 信息的类型

1.2 信息检索

1.2.1 信息检索的内容

1.2.2 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1.2.3 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手段

1.2.4 检索语言与检索效果评价

1.3 信息素养

1.3.1 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

1.3.2 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

1.3.3 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及发展趋势

1.4 元素养

1.4.1 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

1.4.2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

1.4.3 从信息素养到元素养

1.4.4 元素养目标领域

第2章 计算机信息检索

2.1 计算机信息检索概述

2.1.1 计算机信息检索发展历史

2.1.2 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构成

2.1.3 计算机信息检索数据库类型

2.2 计算机信息检索基本原理与技术

2.2.1 计算机信息检索基本原理

2.2.2 计算机信息检索基本技术

2.3 计算机信息检索基本步骤与服务方式

2.3.1 计算机信息检索策略

2.3.2 计算机信息检索基本步骤

2.3.3 计算机信息检索服务方式

第3章 中文网络信息资源检索

3.1 超星发现系统

3.1.1 超星发现系统概述

3.1.2 超星读书

3.1.3 超星期刊

3.1.4 超星移动图书馆和超星APP

3.1.5 超星发现系统核心功能

3.2 读秀学术搜索

3.2.1 读秀学术搜索概述

3.2.2 读秀学术搜索平台检索

3.2.3 读秀学术搜索技巧

3.3 CNKI中国知网

3.3.1 CNKI中国知网概述

3.3.2 CNKI中国知网检索

3.3.3 CNKI中国知网个人数字图书馆

3.4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3.4.1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概述

3.4.2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主要数据库简介

3.4.3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

3.5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

3.5.1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概述

3.5.2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之期刊文献检索

3.5.3 维普网

3.6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3.6.1 CALIS总体资源

3.6.2 CALIS统一检索系统

3.6.3 CALIS联合目录公共检索系统

3.6.4 CALIS其他服务

3.7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3.7.1 NSTL总体资源

3.7.2 NSTL文献检索

3.7.3 NSTL个性化服务

第4章 外文科技信息资源检索

4.1 ScienceDirect数据库

4.1.1 Elsevier概述

4.1.2 ScienceDirect数据库特点

4.1.3 ScienceDirect数据库检索

4.1.4 ScienceDirect数据库个性化服务

4.1.5 ScienceDirect免费资源

4.2 EBSCO网络数据库

4.2.1 EBSCO网络数据库概述

4.2.2 EBSCO网络数据库总体资源

4.2.3 EBSCO免费网络数据库

4.3 SpringerLink平台数据库

4.3.1 SpringerLink平台概述

4.3.2 SpringerLink平台全文数据库检索

4.3.3 SpringerLink平台个性化服务

4.4 Wiley Online Library网络出版及服务平台

4.4.1 Wiley Online Library网络出版及服务平台概述

4.4.2 Wiley online Library网络出版及服务平台数据库检索

4.4.3 Wiley online Library网络出版及服务平台个性化服务

4.5 ACS电子期刊平台

4.5.1 ACS电子期刊平台概述

4.5.2 ACS电子期刊平台数据库检索

4.5.3 ACS电子期刊平台个性化服务

第5章 专利信息资源检索

5.1 知识产权的起源和发展

5.1.1 国外知识产权的起源和发展概述

5.1.2 中国知识产权的起源和发展概述

5.2 知识产权基本知识

5.2.1 知识产权概述

5.2.2 专利种类

5.2.3 专利性质

5.2.4 专利申请

5.2.5 专利审查与审批

5.2.6 专利的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

5.3 国际专利分类法与联合专利分类

5.3.1 IPC分类表

5.3.2 CPC分类表

5.4 中国专利检索网站

5.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网站

5.4.2 中国知识产权网

5.4.3 SIPO与CNIPR的比较

5.5 国外专利检索网站

5.5.1 美国专利商标局

5.5.2 欧洲专利局

5.5.3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第6章 网络其他学术资源检索工具——搜索引擎

6.1 搜索引擎概述

6.1.1 搜索引擎发展历史

6.1.2 搜索引擎类型

6.1.3 搜索引擎未来发展趋势

6.2 常用网络搜索引擎

6.2.1 百度

6.2.2 OAIster开放存取搜索引擎/全球联合机构知识库

6.2.3 门户网站搜索引擎

6.2.4 常用中文搜索引擎比较

第7章 科技信息综合分析与利用

7.1 中文信息检索平台比较

7.2 国外检索工具简介

7.2.1 工程索引数据库

7.2.2 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

7.2.3 会议录引文索引数据库

7.3 科技信息搜集与分析整理

7.3.1 信息搜集的方法与途径

7.3.2 信息查询的步骤

7.3.3 获取原始文献信息的途径

7.3.4 信息整理方法

7.4 科技查新

7.4.1 科技查新的发展趋势

7.4.2 科技查新程序

7.4.3 科技查新与一般文献检索的异同

7.5 个人文献管理软件及其应用

7.5.1 NoteExpress软件

7.5.2 EndNote软件

7.5.3 Mendeley软件

7.6 基于Moodle平台的科技信息素养教育

7.6.1 基于Moodle构建“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自主学习平台”

7.6.2 “平台”特点

7.6.3 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测评分析

第8章 学术道德和学位论文撰写

8.1 学术道德

8.1.1 学术诚信

8.1.2 文献信息资源合理使用的法律依据和必要性

8.1.3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8.2 学位论文撰写

8.2.1 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

8.2.2 学位论文的特点

8.2.3 学位论文的一般要求

8.2.4 学位论文的开题

8.2.5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8.2.6 学位论文的撰写

8.2.7 学位论文答辩

8.2.8 学位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

附录A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附录B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

附录C SIPO数据资源目录

附录D 计算机实践教学指导

参考文献

反侵权盗版声明

封底

信息元素养与信息检索是2018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杨云川。

得书感谢您对《信息元素养与信息检索》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信息技术导论 电子书
全书共分11章,在介绍信息科学基本理论形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信息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本书主要内容有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微电子与传感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智能家居与智能汽车。本书内容丰富、由点到面、循序渐进,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源流与演变、理论建立与转变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助读者拓展综合素质。
会计信息系统 电子书
《会计信息系统》以真实的轧钢企业为背景,设计了企业实用的会计科目体系、企业日常业务资料;以金蝶k3软件为应用系统,对书中的财务会计模块和供应链模块进行了全方位的运行,为《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应用部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实验指导 电子书
本书是根据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基本要求,结合多年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本书内容涵盖目前占市场主流的信息处理软件,内容新颖丰富,操作指导性强,并结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本书立足于计算机应用的实际需要,分别介绍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网页制作基础知识、音频编辑与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动画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本书层次清晰、内容精练,可读性好,以图文并茂
信息技术及实验指导 电子书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1.理论与实践结合;2.注重深层次发掘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内涵;3.强调自主学习、勤于动手、主动探究的思想;4.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主动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
信息安全导论(在线实验+在线自测) 电子书
(1)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本书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逐渐引入相关技术与知识,实现技术讲解与训练合二为一,有助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2)发挥企业的优势。本书将行业案例与基本的信息安全理论体系相融合来组织全书内容,为读者展示从技术视角出发的信息安全知识体系。(3)突出前沿性和实用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如移动终端安全、物联网安全、云计算和大数据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