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侗族文化调查研究

贵州黔东南侗族文化调查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为“民族文化与民族融合: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调查系列从书”。

内容简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侗族人口多的一个地区,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因而有“侗乡之都”的美称。

何善蒙主编的这本书,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赴贵州黎平调研团对黔东南侗族的生活面貌、文化习俗、民族风情、历史传承等进行系统调研的阶段性成果,对了解黔东南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融合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何善蒙,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浙江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浙江省哲学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等。

目前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民间宗教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 以民族文化调查,探寻民族融合经验

宗教文化专题

黎民百姓,平安幸福

一、前言

二、黄岗村的造人神话

三、神话试析

四、结论

侗族“萨”信仰与道教

一、“萨”信仰存在状况

二、其他信仰的存在状况

三、“萨”信仰与道教

四、结论

试论侗族宗教中“萨”崇拜与世俗的疏离

一、“萨”的起源对“萨”的神圣性的破坏

二、“萨”在宗教祭祀活动中呈现出的特性

三、“萨”文化在侗族日常生活中的缺失

黎平县侗族丧葬习俗初探

一、黎平侗族丧葬习俗概述

二、宗教信仰对侗族丧葬习俗的影响

三、侗族丧葬习俗发展演变的社会历史原因

侗族的祈雨与占雨——基于黎平黄岗侗寨“喊天节”与存世文献的考察

一、“喊天节”简要解读

二、文献中所见的占雨数术

三、余论

宗族文化专题

黔东南地区黎平县侗族宗族制度考察

一、鼓楼——宗族的载体

二、“款”文化的变迁

三、“萨”信仰

四、结语

侗族的姓氏与姓氏节——以黎平肇兴、三龙、岩洞等侗寨为例

一、侗族姓氏与族群流动

二、拟制宗族与破姓开亲

三、姓氏节日——以甲戌节为例

“款”文化对当今侗族地区社会团结的意义

一、历史上的侗款

二、“款”文化的当代遗存和变体

三、侗款制度与社会团结的关系

四、面临的挑战

五、结语

建筑文化专题

论侗族鼓楼建筑的保护与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

一、侗族鼓楼及其保护

二、鼓楼的建造

三、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现状

四、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建议

侗族鼓楼在当今社会的角色转变

鼓不复存,传统仍在——侗族鼓楼文化

前言

一、以鼓楼为核心的侗族风情

二、鼓楼的奇特结构

三、鼓楼是侗族人生活和文化的中心

四、鼓楼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

五、结语

从侗寨建筑门匾看黔东南侗寨文化变迁

一、水文化

二、鼓楼门匾中蕴藏的侗族文化

三、“龙”“凤”在侗族文化中的地位

四、戏台和萨坛中的歌文化与萨文化

音乐文化专题

黔东南州侗族大歌研究

一、侗族大歌的内涵与起源

二、侗族大歌的分类

三、侗族大歌的功能

四、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

五、侗族大歌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六、结语

音乐、习俗与教化——以黎平侗族为例解读音乐的多元价值

一、音乐的不可或缺性

二、以歌载道,以歌养心

三、音乐的政治教化功能

四、侗歌的现状:传承与破坏

饮食服饰专题

浅谈侗族“稻—鱼—鸭”共生系统及其传统饮食文化——以贵州黎平县侗族为例

一、“稻—鱼—鸭”共生系统

二、“稻—鱼—鸭”共生系统与侗族传统饮食的关系

三、侗族传统饮食的现状

四、结论

“把侗族穿在身上”——从社会角度看侗族服饰

一、黎平侗寨服饰的社会功能

二、黎平侗族服饰文化的现代变迁

贵州黔东南侗族文化调查研究是2018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作者何善蒙。

得书感谢您对《贵州黔东南侗族文化调查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贵州省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 电子书
全书共有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家及贵州省的语言文字政策,推广普通话的相关政策法规,介绍了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的基本情况,介绍了普通话测试的基本情况。第二章详细说明了普通话语音的基础知识及普通话的规范。第三章是本书的重点内容贵州方言难点辨证与训练,包括贵州方言概述、贵州方言语音辨证与训练、贵州方言词汇语法辨证与训练等方面。第四章是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方面的内容。
湖南洞绥片赣方言语音调查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湖南洞绥片赣方言语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重点调查了隆回、洞口、绥宁三县22个方言点,对这些方言点的语音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洞绥片赣方言语音特征的分布情况、内部差异进行了揭示,并对洞绥片赣方言与江西赣方言的语音特征进行了初步比较。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电子书
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本书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语言分布特点,划分为西南官话、粤语、客家话、平话以及少数民族区域、中越边境特殊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每个区域抽选5个以上县市作为调查点(少数民族区域除外),每个区域采集不低于1500份问卷,运用科学的数据采集方式,进行深入有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研,根据所获数据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族群文化与乡村建设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典型的民族社会学著作,以南方少数民族乡村为例,探讨了村民自治制度下我国乡村村民的宗族意识、乡村社会基层权力结构、乡村精英的心态与行为、村民自治的民间基础、电视传播和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村民日常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迁的影响,对于正确理解我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状况、搞好当地农村的建设和治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文化人类学 电子书
本书共七篇,内容包括:人类学总论、文化人类学略史、原始物质文化、原始社会组织、原始宗教、原始艺术、原始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