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日本“京都学派”史学巨匠宫崎市定代表作,魏晋南北朝隋唐政治史、制度史的必读经典。
内容简介
本书以九品官人法这一贯穿魏晋南北朝、下迄隋唐的选官制度为研究对象,以突破传统的研究模式,准确描述了该制度在300多年间的发展、演变,揭示九品官人法与传统所认为的“九品中正制”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并以此为线索,将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职官制度与门阀制度整合在一起,深刻揭示了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研究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本书一经问世,即获得学界好评,荣获日本最高学术大奖“学士院奖”,成为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必读之作。
作者简介
作者宫崎市定,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京都学派史学集大成者,生于1901年,卒于1995年。1922年进入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学习,师从内藤湖南、桑原骘藏等人专攻东洋史,1936年赴法留学。1944年任京大教授,先后任巴黎大学、哈佛大学、汉堡大学等客座教授。曾荣获有“汉学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日本学士院奖和文化功劳者奖章。
在日本和国际汉学界,他的著述被广为阅读和引用,司马辽太郎、松本清张等都是他的书迷。代表作有《宫崎市定中国史》《科举》《九品官人法研究》《亚洲史概说》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编 绪论——由汉至唐
一、分裂与统一
二、汉代的贵族与豪族
三、三国的分裂
四、汉魏革命与九品官人法
五、九品官人法的贵族化
六、魏晋革命
七、西晋的灭亡
八、东晋的中兴
九、宋齐时代
十、寒人与勋品
十一、梁武帝的新制
十二、陈的兴起
十三、五胡之乱
十四、北魏与南朝
十五、孝文帝的改革
十六、北魏的贵族制
十七、北齐的贵族制
十八、北周政权下的新倾向
十九、隋的统一
二十、科举的起源
二十一、隋的灭亡
二十二、唐帝国的特性
第二编 本论
第一章 汉代制度一窥
一、汉代制度的特色
二、汉代的阶级及其起源
三、士与庶民
四、清流与浊流
五、曹操政权的出现
第二章 魏晋的九品官人法
一、是九品中正还是九品官人法
二、九品官人法的起源
三、九品官制与九品官人法
四、乡品与起家官的关系
五、起家官与乡品的关系
六、乡品与官吏生活
七、官僚金字塔的内部构造
八、九品官人法与秀才、孝廉
九、九品官人法与制科、试经
十、秀孝制度的衰颓
十一、州大中正的设置
十二、对九品官人法的批评
十三、九品官人法的贵族化
第三章 南朝流品的发展
一、江南政权的特征
二、尚书掌握人事权
三、九品官制与九班选制
四、清要官的发展
五、军府僚属尤其是参军的发展
六、门地二品的产生
七、士族的范围与其特权
八、寒士的实态
九、勋位的确立
十、官僚金字塔结构的变迁
十一、寒官的发达
十二、将军号的发达
第四章 梁陈时代的新倾向
一、梁武帝的制度改革
二、流内十八班
三、流外七班
四、起家之官
五、蕴位、勋位与胥吏的起源
六、将军号
七、梁武帝的贵族主义
八、学馆与试经制度
九、梁代的秀孝及中正制度
十、陈代的任子制
第五章 北朝的官制与选举制度
一、北魏统一华北
二、鲜卑与汉人
三、孝文帝的新官制
四、流外勋品与入流的问题
五、武官的入选
六、北魏的中正
七、详定姓族
八、北魏的秀孝制度
九、北魏的封建制度
十、起家之制
十一、励行考课
十二、北魏末期的选举问题
十三、北齐统治下的新倾向
十四、北周的复古主义
十五、隋代的新制度
十六、中正的终结与科举的成立
第三编 余论——再论由汉至唐
一、官僚制与贵族制
二、贵族与豪族
三、士人与胥吏
四、南朝与北朝
五、中正与科举
参考文献
解说 砺波护
出版后记
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是2020年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作者[日]宫崎市定。
得书感谢您对《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