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变信道下的无线通信

快时变信道下的无线通信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受分布式天线系统中更高的载波频率、更快的用户流动性及存在的载频偏移问题,研究人员和系统设计人员将更多的研究精力从时不变信道模型转移到数据块内时变信道模型。本《快时变信道下的无线通信》详细阐述了快速时变无线电和水下信道的系统理论和信息理论基础,并且介绍了在编码和收发器设计领域的新成果。同时提供了广泛且切实可行的基于时变信道的估计和均衡算法,包括训练数据优化。多载波通信(OFDM)和多用户MIMO技术也受到极大的关注。

  《快时变信道下的无线通信》汇集了世界上专家对发展中的无线技术精辟的诠释,这将是研发人员及大学研究人员在通信工程和信号处理领域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作者简介

  霍瓦茨,分别在1983年、1988年及1996年在奥地利的维也纳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信号处理专业,先后获得工程硕士、技术博士及特许任教资格。自1983年以来,他一直在维也纳科技大学的电信研究所中担任副教授。1991-1992年期间,获得薛定谔资金,并且休假一年在美国罗德岛大学电子工程系进行学习交流。在1999、2000年和2001年,在法国图卢兹、法国南特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问。出版专著一部,在IEEE信号处理杂志发表论文一篇,审阅或邀请科学论文和其他书籍章节180余篇,专利3项,参与编辑专著3部。研究领域包括无线通信信号处理,统计信号处理和信号压缩感知。担任2004年EUAIPCO技术方案的主席及多个国际会议的技术委员会委员。2004年-2009年,担任IEEE信号处理学会通信技术委员会委员,获得IEEE信号处理学会青年作者优秀论文奖。

  

  马(Gerald Matz),在奥地利的维也纳科技大学进修,分别在1994年和2000年获得工程硕士和技术博士学位,并且在2004年获得通信系统特许任教资格。自1995年以来,他一直在维也纳科技大学的电信研究所工作,当前担任副教授。2007年,在瑞士苏黎世联考邦理工大学通信原理实验室担任客座研究员。指导并参与奥地利科学基金(FWF)、维也纳科技基金(WWTF)及欧盟的研究项目,出版的国际期刊、会议论文超过140篇,并主编了一些书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无线通信、统计信号处理及信息论。他还担任IEEE信号处理学会(SPS)通信与网络信号处理、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的技术委员会委员。在2006年,获Kardinal Innitzer最有前途青年科学家奖。

章节目录

第1章 时变信道的基本原理

1.1 引言

1.2 时变信道的物理性质

1.2.1 波形传播

1.2.2 多径传播和时间色散

1.2.3 多普勒效应和频率色散

1.2.4 路径损耗和衰落

1.2.5 空间特征

1.3 确定性的描述

1.3.1 时延-多普勒域-扩展函数

1.3.2 延迟尺度域-延迟尺度扩展函数

1.3.3 时频域-时变传递函数

1.3.4 延时域-时变脉冲响应

1.3.5 扩展到多天线系统

1.4 随机描述

1.4.1 WSSUS信道

1.4.2 扩展到多天线系统

1.4.3 非WSSUS信道

1.5 欠扩展信道

1.5.1 色散-欠扩展性质

1.5.2 相关-欠扩展性质

1.5.3 近似特征值关系

1.5.4 时频采样

1.5.5 近似Karhunen-Loeve变换扩展

1.6 精简信道模型

1.6.1 基扩展模型

1.6.2 精简WSSUS模型

1.6.3 非WSSUS简化模型

1.7 测量

1.7.1 扩频信道探测

1.7.2 多载波信道探测

1.7.3 扩展到多天线系统

1.7.4 二阶统计量测量

1.8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欠扩展WSSUS信道的信息理论

2.1 系统模型的作用

2.1.1 真实模型

2.1.2 文献纵览

2.1.3 解决工程问题的容量限

2.2 一个离散系统模型

2.2.1 信道模型

2.2.2 连续时间I/O关系的离散化

2.3 大带宽体制:对角化I/O关系

2.3.1 功率限制

2.3.2 非相干容量的定义

2.3.3 相干容量上限

2.3.4 CH(簦)中明显上边界容量

2.3.5 容量下限

2.3.6 数值举例

2.3.7 扩展到多天线场景

2.3.8 数值举例

2.4.大带宽体制下:有干扰时的I/O关系

2.4.1 容量下边界

2.4.2 数值举例

2.5 高SNR体制

2.5.1 容量下边界

2.5.2 数值举例

2.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快衰落信道下的代数编码

3.1 引言

3.1.1 衰落信道模型

3.1.2 系统模型

3.2 基于乘积距离的编码设计

3.2.1 信号空间分集和乘积距离

3.2.2 格型星座

3.3 格型

3.3.1 定义

……

第4章 时变信道估计——分块方法

第5章 时变信道下导频没计和最佳传输

第6章 时变信道均衡

第7章 时变信道下的OFDM系统

第8章 时变信道下多用户MIMO接收机处理

第9章 宽带时变信道的时间尺度和色散处理

快时变信道下的无线通信是2015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快时变信道下的无线通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天线测量实用手册(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准确性。理论的结果必须用实验来检验,而天线参数的测量正好可以作为检验天线设计好坏的基础。在新型天线的研制中,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检验理论阶段的手段,又是独立的研究方法。本书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成 的,书中的测量方法都是由实际天线测量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得来的,解决了许多理论上还不够成熟的课题。 2.广泛性。全面介绍天线的测量。从频率上讲, 低频率从几十兆赫兹,到毫米波(40GHz);从类型来讲,天线的类型包括面天线、线天线等各种形式的天线;从测量方法上讲,既有较原始的测量方法也有目前的计算机控制自动测量。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基站数已经超过60万个,特别是随着3G时代的到来,我国5亿个手机用户数还将增大,基站天线的市场空间相当广阔,已引起三大运营商的高度重视。本书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测量。 3.实用性。各章节内容都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典型测量案例分析,贴近工程实际,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书内容的学习,参照具体操作方法,完成工程实际任务。 4.先进性。本书介绍的天线测量系统、仪器都是国内外知名产品。这些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可拓展性等代表着天线测量的发展方向。 5.规范性。书中内容撰写规范,涉及的标准、协议、接口等符合国内国际标准。
AI+电信网络 运营商的人工智能之路 电子书
1.本书同时涉及了人工智能与通信两大热门领域,是市面上为数不多的涵盖大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通信领域案例的图书。本书的出版对于通信行业与人工智能行业有指导性意义。 2.作者为行业知名专家,主持了中国联通许多重大技术工作,还担任过多个科研课题的负责人。
5G核心网规划与应用 电子书
探讨5G全球商用、核心技术及应用场景
电子工程师自学速成 提高篇 第2版 电子书
典型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讲解 覆盖常见的电子电路 摒弃复杂公式与理论,夯实电子技术 视频讲解,手机扫码即看 ·基础起点低 中学文化即可阅读本套丛书 ·语言通俗易懂 书中少用专业化的术语,遇到较难理解的内容用形象比喻帮助读者理解,尽量避免复杂的理论分析与繁琐的公式推导,便于初学者学习。 ·内容解说详细 由于自学时缺乏指导,因此在编写过程中对书中的知识技能进行详细说明,轻松理解所学内容。 ·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 大量采用直观形象的图表方式展现内容。 ·内容安排符合认识规律 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来确定各章节内容的先后顺序,只需从前往后阅读图书,就会水到渠成。 ·突出显示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用阴影和文字加粗的方法突出展现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电子书
本书是业界对大规模天线原理和工程应用进行系统阐述的书籍,适应5G研究和应用热潮。国际标准化组织目前正在开展5G标准制定工作,我国也将在2020年部署5G网络。业界对于大规模天线的研究和应用也将掀起一个高潮,对于从事移动通信研究和应用的高校师生和工程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