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变信道下的无线通信

快时变信道下的无线通信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受分布式天线系统中更高的载波频率、更快的用户流动性及存在的载频偏移问题,研究人员和系统设计人员将更多的研究精力从时不变信道模型转移到数据块内时变信道模型。本《快时变信道下的无线通信》详细阐述了快速时变无线电和水下信道的系统理论和信息理论基础,并且介绍了在编码和收发器设计领域的新成果。同时提供了广泛且切实可行的基于时变信道的估计和均衡算法,包括训练数据优化。多载波通信(OFDM)和多用户MIMO技术也受到极大的关注。

  《快时变信道下的无线通信》汇集了世界上专家对发展中的无线技术精辟的诠释,这将是研发人员及大学研究人员在通信工程和信号处理领域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作者简介

  霍瓦茨,分别在1983年、1988年及1996年在奥地利的维也纳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信号处理专业,先后获得工程硕士、技术博士及特许任教资格。自1983年以来,他一直在维也纳科技大学的电信研究所中担任副教授。1991-1992年期间,获得薛定谔资金,并且休假一年在美国罗德岛大学电子工程系进行学习交流。在1999、2000年和2001年,在法国图卢兹、法国南特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问。出版专著一部,在IEEE信号处理杂志发表论文一篇,审阅或邀请科学论文和其他书籍章节180余篇,专利3项,参与编辑专著3部。研究领域包括无线通信信号处理,统计信号处理和信号压缩感知。担任2004年EUAIPCO技术方案的主席及多个国际会议的技术委员会委员。2004年-2009年,担任IEEE信号处理学会通信技术委员会委员,获得IEEE信号处理学会青年作者优秀论文奖。

  

  马(Gerald Matz),在奥地利的维也纳科技大学进修,分别在1994年和2000年获得工程硕士和技术博士学位,并且在2004年获得通信系统特许任教资格。自1995年以来,他一直在维也纳科技大学的电信研究所工作,当前担任副教授。2007年,在瑞士苏黎世联考邦理工大学通信原理实验室担任客座研究员。指导并参与奥地利科学基金(FWF)、维也纳科技基金(WWTF)及欧盟的研究项目,出版的国际期刊、会议论文超过140篇,并主编了一些书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无线通信、统计信号处理及信息论。他还担任IEEE信号处理学会(SPS)通信与网络信号处理、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的技术委员会委员。在2006年,获Kardinal Innitzer最有前途青年科学家奖。

章节目录

第1章 时变信道的基本原理

1.1 引言

1.2 时变信道的物理性质

1.2.1 波形传播

1.2.2 多径传播和时间色散

1.2.3 多普勒效应和频率色散

1.2.4 路径损耗和衰落

1.2.5 空间特征

1.3 确定性的描述

1.3.1 时延-多普勒域-扩展函数

1.3.2 延迟尺度域-延迟尺度扩展函数

1.3.3 时频域-时变传递函数

1.3.4 延时域-时变脉冲响应

1.3.5 扩展到多天线系统

1.4 随机描述

1.4.1 WSSUS信道

1.4.2 扩展到多天线系统

1.4.3 非WSSUS信道

1.5 欠扩展信道

1.5.1 色散-欠扩展性质

1.5.2 相关-欠扩展性质

1.5.3 近似特征值关系

1.5.4 时频采样

1.5.5 近似Karhunen-Loeve变换扩展

1.6 精简信道模型

1.6.1 基扩展模型

1.6.2 精简WSSUS模型

1.6.3 非WSSUS简化模型

1.7 测量

1.7.1 扩频信道探测

1.7.2 多载波信道探测

1.7.3 扩展到多天线系统

1.7.4 二阶统计量测量

1.8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欠扩展WSSUS信道的信息理论

2.1 系统模型的作用

2.1.1 真实模型

2.1.2 文献纵览

2.1.3 解决工程问题的容量限

2.2 一个离散系统模型

2.2.1 信道模型

2.2.2 连续时间I/O关系的离散化

2.3 大带宽体制:对角化I/O关系

2.3.1 功率限制

2.3.2 非相干容量的定义

2.3.3 相干容量上限

2.3.4 CH(簦)中明显上边界容量

2.3.5 容量下限

2.3.6 数值举例

2.3.7 扩展到多天线场景

2.3.8 数值举例

2.4.大带宽体制下:有干扰时的I/O关系

2.4.1 容量下边界

2.4.2 数值举例

2.5 高SNR体制

2.5.1 容量下边界

2.5.2 数值举例

2.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快衰落信道下的代数编码

3.1 引言

3.1.1 衰落信道模型

3.1.2 系统模型

3.2 基于乘积距离的编码设计

3.2.1 信号空间分集和乘积距离

3.2.2 格型星座

3.3 格型

3.3.1 定义

……

第4章 时变信道估计——分块方法

第5章 时变信道下导频没计和最佳传输

第6章 时变信道均衡

第7章 时变信道下的OFDM系统

第8章 时变信道下多用户MIMO接收机处理

第9章 宽带时变信道的时间尺度和色散处理

快时变信道下的无线通信是2015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快时变信道下的无线通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 定级测评实施与运维 电子书
1.本书介绍了全新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相关规范,并具有实战项目案例,可操作性强。 2.具体介绍了新形势下的网络安全法以及新的等级保护2.0的内容,对于企业等级保护建设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除了介绍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外,对于等级保护的具体流程和内容也做了详细的介绍 。 3.作者多年来从事信息安全规划与设计工作,融合了近年来所承担的科技项目的有关成果。
AI+电信网络 运营商的人工智能之路 电子书
1.本书同时涉及了人工智能与通信两大热门领域,是市面上为数不多的涵盖大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通信领域案例的图书。本书的出版对于通信行业与人工智能行业有指导性意义。 2.作者为行业知名专家,主持了中国联通许多重大技术工作,还担任过多个科研课题的负责人。
爱上单片机(第4版) 电子书
适读人群 :电子爱好者 单片机技术初学者 单片机相关专业师生 《无线电》杂志作者杜洋出品 国内单片机爱好者圈子里的有影响力人物 一本有生命力的单片机学习图书 畅销10年,累计销量突破3万册 不仅学技术,还能获得人生指导
大话物联网(第2版) 电子书
通信圈子里的“古典名著”,畅销10年的经典好书,物联网基础知识普及读物。 大话物联网在保持故事性和趣味性的前提下,重点增强了图书的知识性和科学性,并更新了具有时效性的案例。本书写作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从物联网的产生背景,到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关键特征、体系结构、发展现状,到物联网的标准化组织、标准化进展,再到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支撑技术,面面俱到!
5G NR物理层规划与设计 电子书
权 威推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领域专家 邬贺铨院士倾情作序。 特色亮点:本书特点是7个章节都有一张彩色的内容概览图,读者可以对5G NR物理层的规划和设计一目了然,对深入了解全书的内容更有把握。 方法:本书提供了一种对3GPP协议的学习方法,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方法,不断更新知识。 工具:本书以5G技术和通信协议为基础,是一本从理论分析到规划设计建设实践的工具书。 本书知识点全面 系统:读者可以全面掌握5G NR的物理层信道、物理层过程、物理层参数等。 专业:与5G部署相结合,对5G NR的峰值速率、控制信道容量、频率配置方法、适用场景等分析到位,实操性强。 作者实力:本书作者均在项目一线从事无线网规划、咨询、设计多年,有非常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 实践指导:本书侧重于理论结合工程实践,从系统参数到原理实现,从通信设备到工程建造都有详细介绍。 知识强化:无论读者是否参与过5G试验网,从事5G技术工作或者学习人员都可强化自己的通信系统知识,掌握基本的5G技术,会使你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