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深入研究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内容简介
书中全面分析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揭示该理论提出的必然性;采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中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空间地理学、环境伦理学、过程哲学等流派的生态正义理论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剖析其主要观点和理论特征;
并聚焦资本逻辑、生态殖民、生态难民、空间转向等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对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的主要问题域做出了提炼与论证分析,并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剖析了该理论的思想贡献、内在困境及其出路。同时,将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及其实践与社会主义生态正义的构建进行比较,探讨前者对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田启波,湖南常德人,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深圳大学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领军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兼任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生态哲学、政治哲学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编委会
总序学派的魅力
导论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论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 逻辑顺序与理论架构
第一章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产生的社会与思想背景
第一节 社会背景:唯发展主义的困境与环保运动的诉求
一 唯发展主义的负面效应
二 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出现和蓬勃发展
三 资本逻辑与唯发展主义共谋所带来的社会异化
第二节 思想背景: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 罗尔斯的正义论
二 生态中心论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第二章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的主要流派
第一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正义理论
一 谁之正义——生态还是环境?
二 为何正义?——生态的可持续性
三 何种正义——社会正义
四 如何正义?——生产性正义的转向
第二节 生态伦理学的生态正义理论
一 谁之正义——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正义论域
二 为何正义——基于发展的三维评价
三 生态正义的实质是社会正义
四 多种正义:生态正义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生态经济学的生态正义理论
一 涵盖环境正义的生态正义论域
二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标准
三 生态核算、生态税收和生态补偿的实现路径
第四节 法哲学的生态正义理论
一 生态正义的合法性转向
二 生态正义是生态法的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
三 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是生态正义的主要内容
四 生态法治是生态正义的实现路径
第三章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的主要问题域
第一节 生态帝国主义与生态正义
一 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到生态帝国主义
二 生态帝国主义的本质与主要表现
三 生态帝国主义涉及的生态正义问题
第二节 生态难民与生态正义
一 生态难民产生的原因
二 生态难民被剥夺和应享有的权利
三 生态难民所涉及的公平与正义问题
第三节 空间转向与生态正义
一 资本逻辑的空间拓殖及其生态后果
二 资本空间拓殖所引发的生态非正义问题
第四章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的唯物史观审视与评析
第一节 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的思想价值
一 在生态非正义的根源上,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
二 在生态正义论域上,建构生态共同体的主体思维
三 在生态正义本质上,将生态正义与社会正义相融合
四 在生态正义标准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指标
第二节 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的内在局限
一 缺乏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全球生态正义的深度思考
二 缺乏科学、有效的生态正义实践路径
三 生态正义目标构想陷入乌托邦幻想
第三节 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的正确出路
一 坚持唯物史观理论根基,厘清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二 摈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三 破解资本逻辑与权力逻辑的联合驱动,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正义动力机制
第五章 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第一节 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正义,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一 生态正义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 维护全球生态正义,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节 以生态理性规约经济理性,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内在平衡
一 生态理性体现了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
二 明晰经济理性内涵及其危害
三 运用生态理性匡正经济理性的负面性
第三节 明晰制度维度,构建生态正义保障体系
一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实现生态正义进程中的优越性
二 明确生态正义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三 明确中国生态正义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研究是202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田启波。
得书感谢您对《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