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第8辑。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三个专题:
1)“皮克林研究专辑”。皮克林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他所提出的“实践的冲撞”的概念在今天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乃至科学研究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专题选择了皮克林的作品四篇、皮克林的访谈一篇、国外学者关于皮克林的研究三篇以及国内学者关于皮克林的介绍和研究两篇,将向国内读者提供一个全景式、深入化的皮克林思想肖像。
2)“西蒙栋技术哲学研究专题”。西蒙栋是20世纪法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原创性的哲学家,他的技术哲学研究深刻地影响了当代法国哲学的研究和走向。但令人遗憾的是,国内有关西蒙栋的介绍尚不多见,为弥补这一空白并推进国内技术哲学研究的开展。本专辑选择了西蒙栋的作品三篇以及国际国内学者的研究三篇,力图展示一个西蒙栋思想的总体轮廓。
3)“青年哲学论坛”。本专题面向国内青年学者,为纪事不定期推出的专题。本次专题的青年学者来稿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的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编者张一兵(本名张异宾),1956年3月生于南京,祖籍山东茌平。哲学博士。现任中共南京大学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并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卷首语
夸克、冲撞与生成本体论——皮克林访谈
作为炼金术的科学
论生成:想象、形而上学和冲撞
理论的政治学
本体论的舞蹈——海德格尔和皮克林之间的对话
新本体论
实践的冲撞与中医实践:一个来自19世纪中国的案例研究
“冲撞理论”评论之一
“冲撞理论”评论之二
科学实践场与社会历史构境——兼评皮克林的《实践的冲撞》
情境科学观及其本体论辩护——皮克林和拉图尔实在论思想比较
技术客体的存在形式
技术进化的条件
技术和工艺的进化:作为一种进化工具的技术性
个体的起源
技术性本体论的力量:对卡西尔和西蒙栋的衍射解读
技术系统与去象征化问题
西蒙栋:一位被遗忘的原创性哲学家
重思毛泽东的理论前提、叙事重心与逻辑难点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社会历史的辩证法
稿约
第9辑 专题预告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8辑)是2016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张一兵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8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