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云

昨天的云:回忆录四部曲之一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罗胖解读推荐。看透善恶、成败和时间,文学家王鼎钧作品,带你穿越一百年,闯荡大江湖。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第一部,写故乡、家庭和抗战初期的遭遇。

作者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信手拈来;同时将个体的遭遇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以小见大,在朴素无华中显示出一种深度和力量。

作者自云此书是为生平所见的情义立传,是对情义的回报:支持帮助是情义,安慰勉励也是情义;潜移默化是情义,棒喝告诫也是情义;嘉言懿行是情义,趣事轶话也是情义;而无情义处也涂抹几笔,却是烘云托月……

作者简介

作者王鼎钧,生于北伐之前,经历过抗战离乱,青年时代名震台湾文坛,人到中年又移居纽约,一路写到了今天。诗、散文、小说、剧本、杂文无一不通。他是一部活历史,而且这部历史又充满了文学的意趣。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江湖地位,他就是华人文化界的“百晓生”,也是兵器谱上第一厉害的天机老人。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大半个世纪,长期出入于散文、小说和戏剧之间,著作近40多部,以散文产量最丰,成就最大。在台湾,他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和当代散文“崛起的山梁”。

章节目录

昨天的云

版权信息

兰陵及附近有关地图

本书中所述及的兰陵(1941年)

小 序

第一章 吾乡

第二章 吾家

第三章 我读小学的时候

第四章 荆石老师千古

第五章 血和火的洗礼

第六章 战神指路(一)

第七章 战神指路(二)

第八章 战争的教训

第九章 折腰大地

第十章 田园喧哗

第十一章 摇到外婆桥

第十二章 热血未流

第十三章 插柳学诗

第十四章 母亲的信仰

怒目少年

版权信息

由兰陵至阜阳路线示意图

与生命对话(代序)

第一部

1 出门一步,便是江湖

2 最危险的事情最简单

第二部

1 我,一个伪造的人

2 要皇宫,还是要难民营?

3 撒豆成兵,聚沙成塔

4 我是校长,不是总司令

5 我一定能带好你们几千个娃娃

6 “入鲁”并未认真实行?

7 战争是一架机器,制造秘密

8 师友,在光阴里

9 莫等闲小看了疥癣之疾

10 将门子弟品尝抗战滋味

11 这样那样,渐渐长大

12 都是生物惹的祸

13 小说女主角会见记

14 贫穷的母亲养育了太多的孩子

15 五叔毓珍

16 一百块钱欠了四十年

17 群众的愤怒转向了

18 那天,战争几乎吞噬我

19 我不敢感谢上帝

第三部

1 跟着摩西过红海

2 梦中,文峰塔上的歌声

3 从流亡三部曲中醒来

4 把好酒留到末日

5 世界上最长的散步

6 黄土平原上一行脚印

7 宛西,我闻我见我思

8 汉江,苍天给我一条路

9 一个读庄子的人谈论政局

第四部

1 如果……这里就是江南

2 最好的哲学老师

3 凡是你不知道的事就是新闻

4 从军文告引发澎湃的热情

5 悲壮与荒谬:无可评论

6 牛老师,戏剧与人生

7 新师表如此如此

8 孤雁不堪愁里听

9 爱情,苦闷的象征?

10 千里万里,爱情的网罗里

11 打日本,我过足瘾了!

12 总得让我想一想

13 抗战胜利,别有一番滋味

14 形象是日渐磨损的币面

15 迟到的歌声:散了吧

16 王吉林:死有锐于利刃

17 兴安日报,文学之路第一步

第五部

大结局

附录

关山夺路

版权信息

王鼎钧关山夺路略图

名词带来的迷惑和清醒(代序)

第一部

1 竹林里的决定,离开汉阴

2 宪兵连长以国家之名行骗

3 参加学潮,反思学潮

4 最难走的路,穿越秦岭

5 新兵是怎样炼成的(上)

6 新兵是怎样炼成的(下)

7 两位排长怎样庇护我

8 南京印象——一叠报纸

9 南京印象——一群难民

10 我爱上海——我爱自来水

11 我所看到的日俘日侨

第二部

1 沈阳市的马前马后

2 宪兵的学科训练

3 宪兵的勤务训练

4 我第一天的差事

5 左翼文学熏陶纪事

6 我从文学的窗口进来

7 东北一寸一寸向下沉沦

8 小兵立大功幻想破灭

9 我的名字王鹤霄

10 贪污哲学智仁勇

11 秦皇岛上的文学因缘

12 由学运英雄于子三看学潮

13 满纸荒唐见人心

14 山东——从洗衣板到绞肉机

15 山东——天敌之下的九条命

16 东北,那些难忘的人

17 滚动的石头往哪里滚

第三部

1 天津中共战俘营半月记

2 为一只眼睛奋斗

3 胶济路上的人间奇遇

4 上海市生死传奇(上)

5 山东青年的艰苦流亡

6 上海市生死传奇(下)

写在《关山夺路》出版以后

参考资料

文学江湖

版权信息

代自序 有关《文学江湖》的问答

十年灯

用笔杆急叩台湾之门

匪谍是怎样做成的

我从瞭望哨看见什么

投身广播见证一页古早史

张道藩创办小说研究组

小说组的讲座们

胡适从我心头走过

广播文学先行一步

反共文学观潮记

特务的显性骚扰

我与《公论报》的一段因缘

难追难摹的张道藩

走进广播事业的鼎盛繁荣

十年乱花

我从胡适面前走过

魏景蒙 一半是名士 一半是斗士

方块文章 画地为牢

艺术洗礼 现代文学的潮流

霓虹灯下的读者

我能为文艺青年做什么

特务的隐性困扰

省籍情结拆 不完的篱笆

张道藩的生前身后是是非非

冷战时期的心理疲倦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亮光

十年一线天

你死我活办电视

乡土文学的旋涡

与特务共舞

我和军营的再生缘

我与学校的已了缘

我与文学的未了缘(上)

我与文学的未了缘(下)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王鼎钧台湾时期文学生活大事记

昨天的云是2013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王鼎钧。

得书感谢您对《昨天的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我想学会生活 电子书
我想学会生活。我要用心地生活,深刻地活着。相信“凡事不疾不徐,春风化雨,不经意间将一份细腻与明亮以温柔传递”的蔡颖卿,通过这样12个关键词:珍惜、变动、恩典、付出、牢笼、平衡、创作、复杂、沟通、舍弃、错觉、快乐,来分享生活之美和生命之好。愿读过本书的人:能够把平凡的生活过得不平凡,能够辨识生命中能与不能、胜利与失败、喜乐与痛苦、勇敢与退怯,获得生活的力量,成为快乐自足的女性。愿你能够不再只关心同年
更有早行人 电子书
一场时空交错的日本画坛美术展。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
塞纳河畔 电子书
一部有关20世纪俄罗斯白银时代的珍贵回忆录。
中国古代科学家列传·壹 电子书
以10个领域100位科学家的生平及科学成就为主线,为你展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轨迹和科学发展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