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哲学思辨。带你理解萨特,再现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交锋。
内容简介
本书由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1961年12月在罗马应葛兰西学院之邀讲学的记录整理而成。当年的课堂记录尤其是萨特与现场听众讨论的部分,五十多年后重获发现,2013年在法国出版,主体为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主体性”的报告,同时收入数位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与萨特讨论的文字。并由Michel Kail与Raoul Kirchmayer作序言“意识与主体性”,跋文是詹明信的“萨特的现实意义”。本书的出版,使人们得以一瞥萨特著作的整体性,并可为他艰涩的《辩证理性批判》一书提供理想的入门导读,而《辩证理性批判》一书正好在讲座前一年出版,构成了一次与马克思主义的交锋。这种交锋的前提是萨特对马克思主义的悖论性评价:马克思主义已停止不前,同时也构成我们时代不可逾越的地平线。
作者简介
作者让–保罗·萨特,20世纪法国声誉至高的思想家、哲学家,存在主义与现象学的代表人物,兼具社会活动家、文学家、批评家等身份。出于“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找来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萨特被授予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没有接受这一奖项,理由是他“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萨特的名字,是战后法国知识界的一面旗帜。其重要哲学著作包括:《想象》《自我的超越性》《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方法论若干问题》《辩证理性批判》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意识和主体性
编者说明
马克思主义和主体性
与萨特的讨论
主体性和认识
关于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
艺术和主体性
实在性和客观性
跋 萨特的现实意义[1]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萨特生平及作品年表
...
什么是主体性?是2017年由世纪文景出版,作者[法] 让-保罗·萨特。
得书感谢您对《什么是主体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