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制造

理解中国制造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制造业是强国之基、兴国之器、立国之本,如何认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前四章通过对制造大国崛起、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的发展状况与中国制造的机遇与挑战的阐释,试图将中国制造业放在工业化进程中给出一个总体描述,同时分析其现状、所处发展阶段和所面临的机遇问题。第五章到第十章讨论了中国制造业化解产能过剩、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工业基础等具体问题。最后两章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政策与战略以及未来发展走向。本书出版得到文化名家暨 “四个一批”人才、哲学社会科学万人计划经费的支持以及国家社科基金 “中国制造2025’的技术路径、产业选择与战略规划研究(批准号 :15ZDB149)”的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黄群慧,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理解中国》丛书编委会

出版前言

第一章 制造大国崛起

一 从中美贸易摩擦谈起

二 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三 “大而不强”与“双端挤压”

第二章 40年的工业化进程

一 中国工业化的水平

二 中国工业化的特征

三 中国工业化的经验

第三章 中国制造的发展状况

一 总体状况

二 产业结构

三 区域布局

四 所有制结构

五 产业组织结构

第四章 中国制造的机遇与挑战

一 工业化后期与经济新常态

二 中国制造的机遇

三 中国制造的挑战

第五章 化解产能过剩

一 什么是产能过剩

二 制造产能何以过剩

三 治理产能过剩

第六章 制造业技术创新

一 “阿喀琉斯之踵”

二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三 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

第七章 智能制造

一 理解新工业革命

二 智能制造与新经济

三 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

第八章 绿色制造

一 包容的可持续工业化

二 中国绿色制造工程

三 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第九章 服务型制造

一 产业融合与服务型制造

二 产业“转型”未“升级”

三 服务型制造的模式

四 发展服务型制造的着力点

第十章 工业基础

一 工业化的时间要素

二 “工匠精神”

三 工业强基工程

第十一章 战略与政策

一 认识中国的产业政策

二 制造强国战略的提出

三 制造强国战略的调整

第十二章 走向高质量制造

一 从高速工业化转向高质量工业化

二 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三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理解中国制造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黄群慧。

得书感谢您对《理解中国制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突破:中国制造业TOC实战宝典 电子书
本书第一、二章侧重从理论角度分享有关TOC理论的定义和基本介绍;第三章为读者演绎TOC理论在工业制造企业的实际应用技巧;第四章站在人性角度和企业战略高度探讨TOC理论在工业制造企业战略、绩效管理、经营决策等领域的价值,并总结出TOC在这些领域的应用规律,做到大道至简;第五章为读者分享TOC在社会组织的应用案例,以及TOC中国化的道路需要如何面对,力争为我国工业制造业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模型与参考价值。
寻找中国制造隐形冠军·厦门卷II 电子书
本书分为高端设备、电子、材料、食品医药S、工业软件五部分,甄选了厦门21家技术领先、长期专注特定细分市场并具有市场领导地位的“冠军”企业,讲述了企业的发展之路。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研究 电子书
本书聚焦制造企业生产现场的知识管理问题,以“知行合一”的实践论为思想基础,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以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方法和技术为研究手段,将制造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针对问题解决中产生和运用的知识,系统地研究生产现场管理中问题驱动知识获取与分析方法。
制造业金融 电子书
本书创新性地提出了“制造业金融”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对支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并分析了我国金融业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现状、特点,并以国际上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与技术及先进做法与措施,提出了我国当前应采取的对策、中长期战略措施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重大创新。
中国制造业产业间协同集聚的实证研究 电子书
探索分析中国制造业产业间协同集聚的影响机制,并尝试构建了两个制造业细分行业间协同集聚的理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