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
内容简介
《温故》,呈现珍贵文本——本辑“特稿”专栏,亮轩《绝对孤本》为我们解读、展示了伴随董作宾的女儿董敏七十六年的“绝对孤本”,它见证了董家从抗战之前的南京到抗战期间的四川李庄、再到落脚台湾的播迁流离,是一本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一册家国沧桑的佐证。“文本”一栏全文刊发作者吴大年12岁时写下的《小难民自述》,记录抗战爆发后随家人从北京到昆明长达九个的逃难生活。
《温故》,讲述故人故事——本辑“人物”专栏,汪宁生《听顾颉刚谈鲁迅》记述了作者1979年前往顾颉刚先生寓所拜访顾先生的对话细节,辅以相关史料,重新梳理了20世纪文坛上“顾颉刚与鲁迅先生交恶”的公案;张贻贝《鲁迅与毛泽东二三事》力图将毛泽东、鲁迅“请下神坛”,以史料还人物本来的面目、澄清二人的关系……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讲述故人故事,感受细节的力量。
《温故》,重温公民记忆——本辑“记忆”专栏,史学家赵俪生的女儿赵絪《扉页上留下的痕迹》回顾了父亲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购书、藏书的故事,配合留有扉页提及的珍贵书影,展示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和那一代学人的气质风骨;张而而《“串联”的滋味》以生动的笔触回忆了自己13岁时(1966年)坐火车从张家口到北京串联、途经上海、河南、武汉前后两个多月的所见所闻……既是来自基层的个人记忆,亦是共和国早期的民间历史。
《温故》,展示中国影像——本辑“影像”专栏李佳达《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悲喜剧》一文回顾了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初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和他们的种种遭遇,文后刊出了秦风老照片馆提供的精选自英国、法国、美国、荷兰等国有关中国事务和华人代表性画刊中的图文报导,共16幅彩图,更直观、更清晰地展示了那段历史中的“世界华人与华人世界”。
作者简介
刘瑞琳,哲学硕士,编审。1993年10月~2003年10月在山东画报出版社工作,先后任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辑助理、副总编辑、《老照片》主编。2003年10月进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任副社长、副总编辑、总编辑。现为理想国品牌创始人。
刘瑞琳是中国出版界唯一一位获得“中国新闻周刊十年影响力”的人物。其“获奖理由”这样写道:在出版体制的静水中搅动微澜,在民营书商的紧逼下未乱方寸。刘瑞琳和其麾下的北京贝贝特,印证着中国文化及出版行业世纪之交的困境与挣扎……
刘瑞琳带领一群执着的理想坚守者打造了“理想国”这一文化品牌,这个品牌代表了做书的两个方面:一是对书籍精神价值的判断;一是对书籍形式感的追求。简单说,就是希望赋予有思想的书籍以有尊严的形式。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特稿
先父刘文典藏书追踪记
绝对孤本:一册家国沧桑的佐证
人物
孙宋之间的爱情波折
听顾颉刚谈鲁迅
鲁迅与毛泽东二三事
周作人和李大钊的友谊
记忆
留学台湾
扉页上留下的痕迹
“串连”的滋味
影像
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悲喜剧
往事
1941年:海明威夫妇的滇缅之旅
“牛尾巴”事件
文本
小难民自述
温故二十四是2013年由理想国出版,作者刘瑞琳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温故二十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