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家训史

江苏家训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梳理和介绍江苏地区流传的家训文本。

内容简介

家训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家训文化作为我们国学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文化的世俗化,通俗化,包容了斑斓多姿的文化意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本书是对江苏地区历代流传下来的家训文本展开的介绍和研究,旨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当今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作者简介

作者陈延斌,江苏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苏师范大学家文化研究院院长,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一脉千古成江河 ——江苏文库·研究编序言

第一章 江苏家训文化是中华民族家文化的瑰宝

第一节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概述

一、中国传统家训的内涵、载体、起源与演进

二、传统家训教化的基本内容

三、传统家训的教化途径方法

四、传统家训文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 江苏家训的历史发展脉络与价值

一、江苏家训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内生动力

二、江苏家训发展的价值逻辑和精神传统

三、江苏家训的历史意义和文明价值

第二章 先秦至魏晋时期:家庭结构的变迁与该时期的江苏家训

第一节 先秦到魏晋时期家庭结构的变迁

一、先秦至魏晋时期家庭结构的历史发展

二、家庭结构变迁对该时期家训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刘氏皇族的家训

一、刘氏帝王家训的传承

二、汉室宗亲的家训

第三节 汉朝显宦家训

一、王陵母伏剑激子事汉王

二、萧何诫后人师其俭

三、曹参笞儿谕政德

第四节 魏晋时期家训

一、陆氏家训传承

二、张纮:《临困授子靖留笺》

第三章 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家训范式的定型

第一节 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江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其对家训的影响

一、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江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概况

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江苏家训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颜氏家训》: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一、颜之推与《颜氏家训》的产生

二、《颜氏家训》的主要内容

三、《颜氏家训》的影响及历史地位

第三节 南朝帝王家训

一、宋文帝诫子弟:家国事艰,守成未易

二、南梁三帝家训

第四节 徐勉家训:“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清白”

一、徐勉与《诫子崧书》

二、《诫子崧书》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宋元时期:江苏家训思想和实践的拓展

第一节 宋元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对家训文化的影响

一、政治变革对家训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发展对家训发展的影响

三、思想文化繁荣对家训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宋元时期江苏家训的鲜明特色与内容的拓新

一、宋元时期江苏家训的鲜明特色

二、江苏家训内容的拓展与创新

第三节 公益慈善家训的出现与范仲淹的《义庄规矩》

一、范氏义庄的创建与发展规模

二、范氏义庄的功能

三、范氏义庄与《义庄规矩》的重大意义

四、范仲淹的其他家教思想

第四节 治生家训的出现与叶梦得家训

一、《石林治生家训要略》的主要内容

二、《石林家训》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明代到清代前期:江苏家训的繁荣(上)

第一节 明清时期江苏经济文化人口的繁荣及该时期家训概述

一、明代江苏人口增长与经济文化繁荣

二、清朝前期江苏人口增长与经济文化繁荣

三、明初和清代前期江苏家训繁荣的原因与家训文化的特色

第二节 明代帝王家训

一、朱元璋《祖训录》:治国之道,子孙鉴戒

二、朱棣《圣学心法》:帝王为治之要

三、朱元璋对家训教化的倡导

第三节 袁氏世家家训及其在劝善家训发展史上的地位

一、袁氏世家简述

二、《袁氏家训》:为善奔义

三、《庭帏杂录》:以身立教

四、《了凡四训》:修身积善教化

五、袁氏世家家训在劝善家训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四节 勇斗阉党的义士家训

一、顾宪成《示儿帖》:处事正直,自重自爱

二、高攀龙《家训》:思量作得一个人,是第一义

三、周顺昌《字付大儿茂兰》:做第一等好人

四、李应升《付逊之儿手笔》:俭谦立德,孝以事亲

五、何士晋《宗规》:三要四务,乡约当遵

第五节 抗清义士的家训

一、顾炎武家训:兴亡有责,不忘百姓

二、卢象升寄训二则:名须立而戒浮,志欲高而勿妄

三、瞿式耜《与子书》:名节所关,甚于生者

四、史可法《遗书》:一死以报国家,固其分也

五、夏完淳狱中家书: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

六、阎尔梅诗训:生死非我虞,但虞辱此身

第六章 明代到清代前期:江苏家训的繁荣(中)

第一节 江苏仕宦家训

一、徐三重、徐祯稷父子家训

二、蒋伊的《蒋氏家训》

三、《潘文恭公遗训》

四、郑板桥家训教化及其对家训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女子家训及其对女教的影响

一、明清时期的女子家训概况

二、徐媛的《训子》

三、王刘氏《女范捷录》

四、查琪的《新妇谱补》

第七章 明代到清代前期:江苏家训的繁荣(下)

第一节 明清江苏硕儒士绅家训的鲜明主题

一、济世与出世的思想聚合

二、崇尚俭以养德

三、义利并举

第二节 明代江苏硕儒士绅家训的代表著作

一、陈继儒的格言体家训《安得长者言》

二、宋诩及其家训

第三节 清代江苏硕儒士绅家训的代表著作

一、金敞纂录《家训纪要》

二、朱柏庐《治家格言》

三、石成金《传家宝》

四、焦循《里堂家训》

五、王师晋《资敬堂家训》

第四节 明清时期民间谱牒家训

一、常州夫椒丁氏家箴

二、苏州吴县徐氏家训

三、徐州丰县陈氏族规

四、苏州昆山王氏家训族规

五、徐州梁氏家训

六、苏州昆山王氏家训

第八章 晚清至民国:江苏家训的转向与开新

第一节 晚清民国时期江苏概况

一、自然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逐步解体

二、政治时局动荡不安

三、古今中外文化思潮不断交织融合

四、社会风尚渐进开新

五、家庭状况日渐变迁

第二节 内容类别的转向与开新

一、爱家与爱国的双重变奏

二、洋务派家训新风

三、世家大族家训

第三节 家训重点的转向与开新

一、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的转向

二、士大夫家训向庶民家训的转向

第四节 载体和形式的转向与开新

一、谱牒家训涌现

二、家法族规增多

三、家书训诫成主要形式

结语 江苏家训文化的教化特色、深远影响与时代价值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江苏家训史是202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延斌。

得书感谢您对《江苏家训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六史:唐 电子书
蔡东藩系列作品《六史》之一:“唐”。
史林探径 电子书
本书收录的是作者在读“活书”过程中撰写的一些作品。
六史:明史演义 电子书
1. 为什么出版《蔡东藩·六史》?? 中国历史殿堂级启蒙必读读本 开国领袖终生反复阅读的枕边读物 20世纪公认经典的通俗史作典范 李敖,张大春,梁文道,张颐武,顾颉刚,杨荫榆,唐德刚,马伯庸,二月河联袂“世纪推荐” 享誉全球华人世界100年,自民国初版以来,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六史之下,是一整个中国。 2. 这套《蔡东藩·六史》的特别之处?? 超精彩,每本都媲美《三国》的鲜活诙谐!嬉笑怒骂间,读懂中国历史的全部智慧。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六个朝代,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 历史入门必读,通俗史作典范! 以正史为经,语皆有本;以逸闻为纬,谐趣鲜活。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典范。 以上海会文堂铅印本为底本,匠心勘校 保留蔡东藩自序、帝王世系图、自批、注释和结语,双色彩版印刷;多位名师历时3年,7次匠心勘校;疑难字词随文注音,零障碍阅读。 3. 为什么《蔡东藩·六史》值得珍藏?? 黑金工致手感,限量版定制礼盒,烫金工艺,典藏馈赠佳选。 封面采用东方美学亮彩撞色,蛋壳纹欧洲艺术纸印刷。 内文采用80g进口高级纯质纸,色感丰雅,触手温实。 书籍采用圆脊精装,便于180°度平摊静阅。 4. 哪些名家在推荐《蔡东藩·六史》?? 著名文化学者 张颐武:蔡东藩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蔡(东藩)著的不可替代之处,不仅在于他准确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历史是鲜活生命的延展……他的历史有血液、有温度,是可以触摸的。他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著名历史学家 顾颉刚: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我认为,这部书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著名出版人 王泊森:读历史,即读人! 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涕泪沾襟的眷侣,在时空中奔走。他们是否跟我们过着相同的生活,“他们的房间,他们的食物,他们桌子上的物品,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烦恼是否跟我们一样?” 读历史,即读人。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是时空内往来奔走的人的衣食住行,幸福和烦恼,生与死。 著名作家 马伯庸:把真实历史用演义小说讲给普通读者,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蔡东藩先生用了“演义”这两个字,但写的东西实际上和真实历史非常接近。他做过考证,之后用“演义”把历史说清楚,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举措。把真实历史用演义讲给普通老百姓,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六史:宋史演义 电子书
《蔡东藩;六史》记述了中国历史中具代表性的六个转折朝代,秦、汉、唐、宋、明、清,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嬉笑怒骂间,写尽历史的博大精彩,是公认的旷世史诗巨著。芥子国按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
六史:后汉演义 电子书
1. 为什么出版《蔡东藩·六史》?? 中国历史殿堂级启蒙必读读本 开国领袖终生反复阅读的枕边读物 20世纪公认经典的通俗史作典范 李敖,张大春,梁文道,张颐武,顾颉刚,杨荫榆,唐德刚,马伯庸,二月河联袂“世纪推荐” 享誉全球华人世界100年,自民国初版以来,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六史之下,是一整个中国。 2. 这套《蔡东藩·六史》的特别之处?? 超精彩,每本都媲美《三国》的鲜活诙谐!嬉笑怒骂间,读懂中国历史的全部智慧。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六个朝代,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 历史入门必读,通俗史作典范! 以正史为经,语皆有本;以逸闻为纬,谐趣鲜活。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典范。 以上海会文堂铅印本为底本,匠心勘校 保留蔡东藩自序、帝王世系图、自批、注释和结语,双色彩版印刷;多位名师历时3年,7次匠心勘校;疑难字词随文注音,零障碍阅读。 3. 为什么《蔡东藩·六史》值得珍藏?? 黑金工致手感,限量版定制礼盒,烫金工艺,典藏馈赠佳选。 封面采用东方美学亮彩撞色,蛋壳纹欧洲艺术纸印刷。 内文采用80g进口高级纯质纸,色感丰雅,触手温实。 书籍采用圆脊精装,便于180°度平摊静阅。 4. 哪些名家在推荐《蔡东藩·六史》?? 著名文化学者 张颐武:蔡东藩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蔡(东藩)著的不可替代之处,不仅在于他准确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历史是鲜活生命的延展……他的历史有血液、有温度,是可以触摸的。他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著名历史学家 顾颉刚: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我认为,这部书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著名出版人 王泊森:读历史,即读人! 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涕泪沾襟的眷侣,在时空中奔走。他们是否跟我们过着相同的生活,“他们的房间,他们的食物,他们桌子上的物品,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烦恼是否跟我们一样?” 读历史,即读人。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是时空内往来奔走的人的衣食住行,幸福和烦恼,生与死。 著名作家 马伯庸:把真实历史用演义小说讲给普通读者,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蔡东藩先生用了“演义”这两个字,但写的东西实际上和真实历史非常接近。他做过考证,之后用“演义”把历史说清楚,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举措。把真实历史用演义讲给普通老百姓,从蔡东藩先生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