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社会学评论(第6辑)

清华社会学评论(第6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六辑。

内容简介

本书以“劳工研究”为主题,文章涵盖三个方面:一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做的两篇调查报告,探讨了农民工就业“短工化”趋势、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民工生产体制”的碰撞这两大社会热点问题;二是译文,主要介绍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形成过程;三是六篇“经验研究”,均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师生撰写,代表了当今中国劳工研究的水准与趋向。

作者简介

编者沈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调查报告

“短工化”:农民工就业趋势研究

一 农民工就业的高流动性:工作持续时间短与换工频率高

二 高流动的另一面:待业率高、待业时间长

三 职业发展的“水平化”:在用工单位提升有限,因不满而离职比例高

四 职业流动的“水平化”:变换工作并未提高职业地位

五 讨论:农民工就业的“短工化”特征

附录 工作、失业持续决定因素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及结果解释

困境与行动——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民工生产体制”的碰撞

一 新生代农民工:用行动表达诉求

二 新生代农民工:新时代的新工人

三 “农民工生产体制”:旧体制与新生代

四 讨论:新生代以行动呼唤新体制

理论与历史

无产阶级的阶级形成历程——从卡尔·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到最近的一些争议

十一

十二

十三

经验研究

新工人的生活与抗争政治——基于珠三角集体抗争案例的分析

一 绪论:从生产政治到生活政治

二 分析框架

三 生活政治与抗争政治

四 世界工厂的缓慢蜕变

五 讨论

参考文献

L钢事件与国企工人阶级意识再造

一 导言

二 “L钢事件”全过程

三 “L钢事件”中的工人阶级意识

四 结论与讨论:中国国企工人阶级意识

参考文献

谈判游戏中的“说和人”——以DLDA区工会为例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分析框架

三 DLDA区罢工与集体谈判历史回顾(1994~2010)

四 企业工会谈判策略的转变——从松散化协商到制度化改革

五 结论与讨论:“说和人”工会模式下的“谈判游戏”

参考文献

新疆社会转型中维吾尔族劳工生产交往探研——以喀什棉纺织厂为例

一 引言

二 基本问题

三 工厂历史

四 生产交往

五 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跳跃式换工——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体制与就业策略

一 同一批工人:经济需要与社会需要

二 分割实现:农民工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三 历史解释:农民工的社会生活状况与完结的乡村

四 城市社会生活的经营与边界

五 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体制

参考文献

老乡关系与车间政治:地缘团结形成的模式比较——以两起代工厂抗争事件为例

一 理论缘起和问题提出

二 罢工事件回顾与比较

三 溯源:不同的微观制度安排

四 老乡关系在地缘团结形成中的局限性

五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文中访谈对象身份简介

清华社会学评论(第6辑)是201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沈原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清华社会学评论(第6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7辑)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书为集刊第7辑。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9辑)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书为集刊第9辑。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8辑)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书为集刊第8辑。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0辑)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书为集刊第10辑。
社会建设研究(第6辑) 电子书
《社会建设研究》是由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创办的院刊。本刊坚持理论研究、实践创新、决策咨询并重,致力于办成在国内社会建设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性学术集刊,搭建一个社会建设学术成果的交流平台,为社会建设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构筑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阵地,为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有关社会建设的文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