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新闻之争——十年疫苗事件中的媒体与传播

科学与新闻之争——十年疫苗事件中的媒体与传播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像疫苗这样的事件呈爆发式传播时,往往伴随着科学与新闻之争!

内容简介

为何被公认为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疫苗,却不受到家长和公众的认可?

媒体的工作——永远在做选择题。简而言之,媒体对新闻的呈现,无外乎是两道选择题的结果。选择题一:是否报道。选择题二:如何报道。

包括记者在内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消除主观的认识与偏见,科学界不能俯视不具备科学素养的媒体与公众,媒体和公众也做不到不带着情绪去观察和思考,因此回归到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是理解各方关切的前提,也可能是化解矛盾的那把钥匙。

风险沟通中的“风险”,既包括客观存在的风险,也包括主观感知的风险。前者可以由科学家进行测量和评估,但是公众的风险感知必须通过倾听、调查和沟通去获得。

风险沟通并不是依靠科学界单向的努力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关注风险主体的反应,建立起与公众的实质性对话,甚至借助大数据等工具,实现对细分人群风险感知的差异性捕捉;由于公众感知是风险影响的关键因素,“沟通”就成为风险管理的必然。

作者简介

作者李希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素养与文明对话教席负责人;曾获联合国艾滋病防治特殊贡献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恢复公众信心 保障儿童健康

前言

源起

疫苗被媒体妖魔化了吗?

十年反复,疫苗总是跌入同一个坑中

聚焦

甲肝疫苗事件:“夺命疫苗”媒体第一案

山西疫苗事件:揭黑报道引发的信任危机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突如其来的谣言风暴

乙肝疫苗风波:媒介化现实中的疫苗安全

“疫苗之殇”:被反复征用的催泪炸弹

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疫苗陷入塔西佗陷阱了吗?

观点

媒介化现实与科学的危机?——疫苗接种与媒体报道的学界研究综述

公卫疾控的关注焦点:知-信-行模式与接种行为影响

新闻传播的争论焦点:媒介化现实与新闻伦理

可能的合作路径与解决方案:风险沟通——追寻多赢的对话

参考阅读

疫苗安全性事件:沟通应对的管理(WHO)

我们的社会需要“逃命新闻”吗?——2009年甲型H1N1流感留下的思考

问题疫苗案后,这七个问题你应当知道答案

参考文献

科学与新闻之争——十年疫苗事件中的媒体与传播是2018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希光。

得书感谢您对《科学与新闻之争——十年疫苗事件中的媒体与传播》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执教的语言:动作教学中的科学与艺术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教练“动作教学语言指导”的书籍。能够让你像外科医生使用手术刀那样准确地运用语言,成为更受客户欢迎的教练。
新媒体营销与策划 电子书
本书详细介绍新媒体营销工作,结合产教融合,探索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模块化实施。
网络与新媒体广告 电子书
本书从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的类型到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策划,从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市场分析到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策略,从新媒体广告的创意到新媒体广告的设计,从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的媒介到网络与新媒体广告效果评估,对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数字媒体运营方法与实务 电子书
本书共7章,主要讲述了数字媒体运营的基础知识,以及图文类媒体平台运营方法、短视频媒体运营方法、直播运营方法、用户运营方法、活动运营方法,并辅以3个典型的数字媒体运营实战案例,由浅入深地带领读者一步步加深对数字媒体运营的认知,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翻译与传播(第2期) 电子书
《翻译与传播》由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主办,本册是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