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与新社会秩序的形成(社会研究新视野丛书)

数字技术与新社会秩序的形成(社会研究新视野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系统剖析了韩国数字化社会引起的问题和变化。

内容简介

在网络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影响下,一种异质社会——数字社会——在韩国出现,并导致社会的很多领域发生变化。网络交流不断扩张,网络公共领域开始形成;企业组织和企业文化遭遇挑战;社会不平等格局以及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变化;等等。对于这些方面,作者不但描述了其特征,而且分析其可行性和条件。对于同样身处网络社会的中国,韩国数字化社会的出现及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值得我们去关注,并未雨绸缪地采取措施避免其数字化社会的负面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金文朝,美国乔治亚大学社会学系博士,韩国江原国立大学首席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部分 动向篇

第一章 IT与新社会秩序的形成

一 技术发展与社会变化

二 信息革命

三 IT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四 异质社会的出现

五 技术社会的未来展望

六 结语

第二章 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与企业文化

一 信息/知识社会的出现与知识管理

二 网络革命作为“第二产业革命”

三 新经济的特点

四 知识及知识管理的意义

五 韩国代表性企业的知识管理推进情况与问题

六 阻碍韩国企业知识管理的文化因素

七 知识管理成功的文化条件

八 小结

第三章 虚拟文化的特性与动态

一 虚拟文化出现的背景

二 信息化进程

三 虚拟空间的出现

四 虚拟空间的基本属性

五 虚拟空间的日常效果

六 虚拟文化的形成

七 虚拟时代的文化定向

八 虚拟文化论的韩国化

九 虚拟文化的动态

十 结语

第四章 信息化与社会不平等格局的变化

一 新的社会不平等论

二 现状

三 理论研究

四 现代社会的宏观动态

五 社会不平等的现代性转变

六 新型不平等模式

七 结语

第二部分 争议篇

第五章 Usenet新闻组与虚拟社区

一 虚拟空间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 虚拟社区的概念

三 han.*新闻组的形成和发展

四 组织结构与会员问题

五 社会关系与等级化

六 社区维持机制

七 虚拟社区的发展前景与局限性

第六章 “R一代”与“红魔”

一 2002年世界杯与青少年的崛起

二 “R一代”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三 虚拟社区 ——“红魔”与青少年

四 从“N一代”到“R一代”

五 结语

第七章 虚拟角色与青少年的自我认同

一 替代性社会化空间的出现

二 调查方法

三 网络的扩散和青少年的生活变化

四 虚拟空间与青少年认同感的发展

五 虚拟角色与虚拟空间中的自我表现

六 如何看待虚拟角色的流行

七 虚拟认同感尝试中的“虚拟角色效应”

八 虚拟角色对青少年认同感的负面影响

九 结语

第八章 信息差距的现状与政策课题

一 信息差距作为新等级因素

二 围绕信息差距的基本论争:争论焦点与问题

三 信息差距的一般形态

四 信息差距形成的原因及扩散的途径

五 信息差距不同类型研究

六 信息差距的解决方案:从“工具化模式”到“技术社会化模式”

七 信息福利社会的条件“信息福利权”

第九章 结论:面向网络共同社会

一 探索后现代社会理念

二 网络、网络社会

三 网络社会出现的背景与特点

四 关于网络社会的研究方法

五 网络化与生活空间的重建

六 探索新的社会发展理念

七 新关系主义的性质

八 新交往共同体的特点

九 交往系统的组织化方案

十 新关系主义区域联系网的基本构图

十一 结语

参考文献

数字技术与新社会秩序的形成(社会研究新视野丛书)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韩] 金文朝。

得书感谢您对《数字技术与新社会秩序的形成(社会研究新视野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8辑)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书为集刊第8辑。
生而贫贱:美国底层社会的贫穷与愤怒 电子书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普利策文学奖得主全新力作,讨论如何缓解美国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日益恶化的趋势。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9辑)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书为集刊第9辑。
大狗与肥猫:现代社会的高薪现象 电子书
看懂薪资差异的底层逻辑,探索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社科文献学术文库·社会政法研究系列) 电子书
真实记录中国社会转型的历程,从理论上阐述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