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现代化,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发达的经济,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城市化,世俗化,知识化,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后发现代化,网络化和网络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从外在拉动型现代化到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发展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等。
作者简介
编者吴忠民,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代表性著作有:《社会公正论》《中国现代化论》等。主编的代表性教材有:《发展社会学》《社会建设概论》等。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公正研究;现代化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简介
内容简介
导论
第一节 什么是现代化
一、 几种界定的得失
二、 现代化及发展的含义
第二节 发展与现代化研究的兴起
一、 发展与现代化研究的兴起
二、 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历程
第三节 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特征
一、 发展的基本理念
二、 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发展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及主要功能
一、 发展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二、 发展社会学的主要功能
第一章 世界现代化进程
第一节 世界现代化的发端
一、 现代化发端的时间认定
二、 西欧现代化的内部条件
三、 西欧现代化的外部环境
第二节 世界现代化的三次浪潮
一、 第一次现代化浪潮
二、 第二次现代化浪潮
三、 第三次现代化浪潮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总趋势
一、 世界现代化进程呈现波浪式跳跃推进的特点
二、 科技革命是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 世界现代化进程也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形成与调整过程
四、 现代化是整体性的社会变迁过程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第一节 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一、 近代中国演进的基本脉络
二、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一些具体特征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的试步时期
一、 中国现代化试步时期的突出特征
二、 其他特征
三、 中国现代化试步时期诸项特征形成的重要根源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的初步起飞时期
一、 现代化内生动力基本形成
二、 现代化初步实现了起飞
第三章 发达的经济
第一节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 对于土地的高度依赖
二、 自给自足的生产
三、 生产能力的进化度很小
第二节 发达的经济
一、 大工业生产体系
二、 社会化大生产
三、 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动
四、 市场经济体制
五、 现代知识的突飞猛进
六、 大量生产资本源源不断的积累
第三节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 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二、 政府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转变
三、 政府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
第四章 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与社会分化
一、 社会分化概述
二、 社会分化与社会发展
三、 由低分化转向高分化——中国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社会发展与社会整合
一、 社会整合概述
二、 社会发展与社会整合
三、 分化与整合: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双重逻辑
四、 当前中国的社会整合
第三节 社会发展与社会分层
一、 社会分层概述
二、 社会发展与社会分层
三、 结构与转型: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第四节 社会发展与社会流动
一、 社会流动概述
二、 社会发展与社会流动
三、 当前中国的社会流动
第五章 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化概述
一、 城市化的概念
二、 城市化的特征
三、 城市化的类型
第二节 城市化的进程
一、 传统城市的发展
二、 城市化的起步
三、 城市化的发展
四、 逆城市化的出现
第三节 城市化的动力和作用
一、 城市化的动力
二、 城市化的作用
第四节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一、 城市化的历程
二、 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三、 中国未来城市化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 世俗化
第一节 世俗化的概念与特征
一、 世俗化的概念
二、 世俗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世俗化的积极意义及可能的负面效应
一、 世俗化的积极意义
二、 世俗化可能的负面效应
第七章 知识化
第一节 现代社会中知识的特征
一、 现代社会的主要知识类型是科学知识
二、 现代知识的加速度更新与传播
三、 知识对社会现代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四、 知识化突出了教育的地位
第二节 知识的生产、转移与传播
一、 知识的生产
二、 知识的转移
三、 知识的传播
第三节 知识经济
一、 知识经济的含义
二、 知识经济的兴起
三、 知识经济的特征
第八章 全球化
第一节 全球化概述
一、 全球化概念
二、 全球化的表征
三、 全球化理论
第二节 全球化进程
一、 全球化的起点
二、 西方中心地位的确立
三、 全球化秩序的建立
四、 全球化浪潮
五、 “逆全球化”的迹象日益明显
第三节 全球化的困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 全球化的困局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理论
一、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与形成
二、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三、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四、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与发展目标
一、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二、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特点
三、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行动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
二、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计划与行动
三、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发展
四、 新时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挑战与机遇
第十章 社会公正
第一节 社会公正的含义及基本规则
一、 社会公正的含义
二、 社会公正的基本规则
第二节 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立足点
一、 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 社会公正的基本立足点
第三节 程序公正
一、 程序公正的界定及功能
二、 程序公正的基本特征
三、 程序公正与实质公正的关系
第十一章 后发现代化
第一节 后发现代化的特点
一、 两种类型的现代化
二、 后发现代化的特点
第二节 后发现代化的特殊问题
一、 错位现象
二、 失衡现象
三、 两难窘境
第三节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一、 后发优势
二、 后发劣势
第十二章 网络化和网络社会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崛起及特征
一、 网络社会的崛起
二、 网络社会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网络社会
一、 网络社会与世界秩序
二、 网络化与经济发展
三、 网络化与文化发展
四、 网络化与社会治理创新
第十三章 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
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
一、 社会问题的含义
二、 社会问题的特征
三、 社会问题的类型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理论
一、 社会整合理论
二、 社会解组论
三、 文化失调理论
四、 价值冲突论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社会结构的转型
二、 社会治理体系的滞后
三、 社会发展的动态失衡
四、 外来因素的影响
五、 社会成员对社会问题的主观认定与建构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
第四节 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
一、 人口问题
二、 贫困问题
三、 犯罪问题
四、 社会变革中的家庭问题
第十四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
第一节 现代化发展与社会治理
一、 传统社会形态下的社会管治
二、 现代化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第二节 从社会管治走向社会治理
一、 社会治理概念
二、 走向社会治理的动力
三、 社会治理的重要特征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
一、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管理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治理的新变化趋向
三、 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方略
第十五章 从外在拉动型现代化到自觉内生型现代化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建设模式转变的基本脉络
一、 改革开放以前的外在拉动型现代化建设模式
二、 改革开放以来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模式的形成
第二节 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的自主性与科学合理性
一、 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的自主性
二、 对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合理”认知
第三节 现代化建设动力的内生性
一、 现代价值观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二、 民众切身利益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三、 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第四节 现代化推进的共生性
一、 社会有机体各个领域之间以及社会有机体各种构成要素的共生性
二、 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互惠互利
三、 现代化建设推进的适度性
第五节 有效推动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
一、 以对外开放促进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
二、 规范政府的作为
第十六章 发展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节 现代化理论
一、 理论来源
二、 主要观点
三、 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特征和问题
第二节 依附理论
一、 理论来源
二、 主要观点
三、 问题
第三节 世界体系理论
一、 理论来源
二、 主要观点
三、 分析方法
四、 小结
第四节 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一、 新发展观
二、 全球化趋势与问题
后记
关联课程教材推荐
配套教学资源支持
发展社会学是202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忠民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发展社会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