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徐皓峰全新影评集,深度评说1949年-1966年的中国电影样貌。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将新中国建国后十七年的红色电影展开解读和评说。我们所熟悉的电影作品,诸如《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小兵张嘎》《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等,电影中呈现的社会样貌、民间秩序、生活伦理进行文化及美学意义上的认知和阐释,这将是一个全新的角度。
作者简介
作者徐皓峰,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武侠小说家,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2004年,在剧情片《旅程》中饰演行脚僧。2006年,创作纪实文学小说《逝去的武林》。2008年,创作武侠小说《国术馆》。2011年,执导个人第一部电影《倭寇的踪迹》,从而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他凭借该片入围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2013年,凭借动作片《一代宗师》获得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2015年,凭借自编自导的武侠片《师父》入围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2017年,执导的武侠片《刀背藏身》获得第4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扶电线杆子说话的人们
《革命家庭》的家庭观
父亲形象
组织形象
母亲形象
《烈火中永生》的爱情观
空间调度,我们会
不尊重生活的人是叛徒
法式空间与苏式造型
烂片与贤人
盖博坏笑和刑场风范
上镜与错觉
自安、安天下
《青春之歌》的女性观
视觉逻辑
逆世而为
皮儿薄之人
女人爱社会
“回也不改其乐”
《小兵张嘎》和塔尔科夫斯基
从疯孩子到坏小子
性本善
早恋与拥抱
汉奸和鬼子
手工长镜头
道德与虚路
《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思想工作
读书等于公益
删除爱情,赢得大众
手插裤兜
红区白区
对不起国家、对得起朋友
水花与眨眼
《武训传》里的悟道
善书—社会主义
元曲苦情
悟道
义学与学派
慈禧、光绪
黄马褂
英雄本色
《林家铺子》和巴尔扎克
素描与白描
心法
旧文艺
巴尔扎克
上海客人与青帮
《早春二月》和托尔斯泰
逆生长的谢芳
斯大林和洛丽塔
不被采纳的人生观
谢了,托尔斯泰
后记
光幻中的论语:十七年电影的导演逻辑是2022年由果麦文化出版,作者徐皓峰。
得书感谢您对《光幻中的论语:十七年电影的导演逻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