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卷带你走近平凡而又伟大的特奥体育教练。
内容简介
本卷收录了十五位特奥体育教练访谈,他们大多接触特奥运动多年,有训练特奥运动员的实际经验,熟悉中国特奥运动在基层的发展情况。教练们是特奥运动和智障孩子、家长联结的纽带,孩子们通过在特殊学校的学习,通过教练的训练,能够获得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能力。
他们秉持着“改变一个孩子,温暖一个家庭”的信念,为所有智障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平台,让社会通过体育运动看到智障人士的能力,并愿意接纳他们。同时,在群体生活和特奥运动中,培养孩子们的自立能力,使他们获得成功,获得发展,寻找生命绽放的机会。本书通过采访特奥体育教练,既可以了解了当代中国特奥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也对从另外一个角度为智障人士发声。
作者简介
编者廖梅,1968年出生,浙江杭州人。199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96年获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并留校任教。曾出版学术专著《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序三
本卷主编的话
一个幸福的老师
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老师
三个老师对我影响比较大
追回这个,跑掉那个
特奥大门应向所有人敞开
我们离不开彼此
陪女儿的时间太少
代建荣同事、徒弟口述
代建荣工作观察日记
快乐的“阿Q”
上天留下的小仙女:不一般的童年
想法很简单:只有城里才有特殊教育学校
初出茅庐的教练:各种难忘的第一次
快乐的“阿Q”:工作中的困难与动力
发生在身边的改变:特奥运动的现实影响
润物细无声:从业二十年间的行业变革
忙碌生活:难得浮生半日闲
郭留仙学生口述
郭留仙同事口述
郭留仙工作观察日记
扎根平凡培硕果
热爱运动,从少年时起
机会平等,特奥生涯历久弥坚
踏实干事,扎根杨绫子的讲台
珍惜幸福,特殊教师的家庭生活
葛理达同事口述
葛理达工作观察日记
人生因特奥而美丽
撒欢的童年
开启体育人生
走进特殊学校
我眼中的“特教工作”
结缘特奥 终生追随
特奥光辉下的改变
传承体育 新生代新力量
家人是永远的支持者
韩雅娜实习生口述
韩雅娜工作观察日记(一)
韩雅娜工作观察日记(二)
学生们的大朋友
爷爷的祝愿和父亲的影响
我的大学
做孩子们的榜样
因材施教 亦师亦友
临时抓着去办结婚证
韩超师父口述
韩超工作观察日记
让每个人有尊严地活着
好老师的影响非常大
爱挑战,不期而遇进入特教
提供全年龄段教育
搭建融入社会的平台
不断探索教学方法
特奥成就了我和学生
不公平的氛围毁了学生
潜移默化周边人
提倡“终身体育”
女儿爱看书,这点随我
何义同事口述
何义工作观察日记
二十年坚守特奥路
青葱少女初涉特奥
二十年与特奥共成长
从特奥比赛到融合运动
雷方丽同事口述
雷方丽工作观察日记
任尔东西南北风
可能,爸爸最初想要一个男孩子
求学,从中专到本科
初次见面的工作,你好
懵懂成长的教练生涯,加油
收获果实的喜悦,欣慰
获得喜爱的愉悦,自豪
在时间流逝中前进,学习
空手道,我有一阵子很沉迷
遇上了对的人,幸福
马琛朋友口述
马琛丈夫口述
马琛工作观察日记
最美教师,臻于至善
哥哥姐姐伴成长
爱孩子所以读中师
兢兢业业带学生
收获了开朗与目标
平凡人生做实事
家是温暖的港湾
施卓英同事口述
施卓英工作观察日记
体育改变了我的人生
少年时光 一言难尽
发奋训练 考上体院
身边的竞争 激励前行
始于志愿 终于职业
做知心朋友 因材施教
夫妻同行 比翼齐飞
桑鹏妻子口述
桑鹏同事口述
桑鹏工作观察日记
巾帼从不让须眉
少年就是孩子王
凭兴趣自由成长
在体校刻苦训练
建基地从无到有
勤琢磨训练方法
大大咧咧的人
肖培同事口述(一)
肖培同事口述(二)
肖培工作观察日记
为你,千千万万遍
我喜欢跳皮筋
训练是主旋律
难忘师恩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一家都是体育人
姚楠同事口述
姚楠工作观察日记
教知育人,特奥同行
求学之路,酸甜记忆难忘却
辛勤工作,桃李芬芳满天下
携手同行 伴特奥从无到有
因地制宜,开发运动新项目
我爱我家,点滴生活幸福事
张育才学生口述
张育才同事口述
张育才工作观察日记
训练方式因人而异
村里孩子都是我母亲接生的
中专、大专到本科
对工作有感情
训练方式因人而异
爱心和支持越来越多
家人给了很大支持
张本会同事、徒弟口述(一)
张本会同事、徒弟口述(二)
张本会工作观察日记
我爱特殊教育事业
人如其名,一定要胜利
“掰开瓤”讲解训练动作
想把特奥运动做大
我的家庭很幸福
张铁胜同事口述
张铁胜工作观察日记
这一次,请听我说·特奥体育教练卷是2020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廖梅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这一次,请听我说·特奥体育教练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