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20世纪著名文史学家、“清华四剑客”之一李长之经典之作
李长之先生研究中国古典文化,注目于那些“文化托命之人”: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李商隐、韩愈等,并卓有成果。其关于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等人的研究,至今是研究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等的必读书目。早在20世纪30年代,李长之即与季羡林、吴组缃、林庚齐名,并称“清华四剑客”。
全新修订插图版
《孔子的故事》在原来基础上全新修订并插图。除校订引文书目外,全书还增加了二十余幅明清罕见刻本插图,数幅经典字画,包括明代仇英的名家画作,也包括清康熙帝的手书等。此外,还附录了《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
二百余条注释,几十余种参考书,言必有据
李长之治学严谨,注重史料的选择与提炼,对孔子的研究,有二百余条注释,几十余种参考书,真正做到了下笔有出处,言必有据,这些都凝结着他的史的眼光和不苟的精神。
重新认识孔子和儒学经典《论语》
在古代,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其言行、思想被写入《论语》,成为后世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一生,坎坷求索,五四以来,孔子形象,有毁有誉。对这样一个人,李长之下笔从容,举重若轻,用浅显轻松的文字,勾勒了孔子一生的轮廓,阐释了儒学经典《论语》,带领我们重新认识孔子,重新领悟《论语》。
入选教育部、团中央推荐中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内容简介
《孔子的故事》是著名文史学家李长之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也是介绍孔子生平的经典通俗读物。李长之用一个个故事串联起孔子的一生,再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及孔子的生活状态,展示了孔子的一个个侧面和形象:有上下求索的哲学家,有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有问礼老聃、虚心向学的求知者,有生不逢时、被迫周游列国的政治家……这些不同的身份,让我们看到孔子的“直率而又含蓄,热情而又严肃,活泼而不失分寸”的形象。
李长之注重史料的选择与提炼,《孔子的故事》大量参考了《史记》《左传》《孔子家语》《论语》《礼记》《韩非子》《庄子》等资料,仅注释达239条,参考书几十种,真正做到下笔有出处,言必有据。这些都凝结着作者的史的眼光和不苟的精神。同时本书还配以二十余幅明清罕见刻本插图,数幅经典字画,包括明代仇英的名家画作,也包括清康熙帝的手书等。此外,还附录了《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便于读者深入了解孔子的言行及思想。
作者简介
李长之(1910—1978),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初名李长植,生于山东省利津县,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从著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尤深。
章节目录
引子
一没落的贵族和孤苦的幼年
二孔子幼年时代的鲁国文化空气
三在挫折中前进
四教育事业的开端
五孔子和老子的会见
六走向成熟的道路
七孔子在齐国政治活动的失败
八孔子在齐国的收获和影响
九孔子在混乱的鲁国中的寂寞
十孔子继续从事教育事业
十一从中都宰到司寇
十二孔子在外交上的胜利
十三孔子和鲁国贵族的斗争
十四孔子终于出走
十五在卫国受到监视
十六过匡城被拘留
十七到了晋国的边界上
十八仍然回到卫国——不愉快的三年
十九过宋国的时候遭到迫害
二十孔子停留在陈国
二十一孔子绝粮
二十二孔子勾留在楚国的边缘
二十三孔子再到卫国和归鲁
二十四孔子归鲁后的政治言论和政治态度
二十五专心从事教育工作
二十六编写《春秋》
二十七整理诗歌和音乐
二十八弟子颜渊和子路的死
二十九孔子最后的歌声
后记
附录1《史记·孔子世家》
附录2《论语》
百花文艺出版社 孔子的故事是2020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李长之。
得书感谢您对《百花文艺出版社 孔子的故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