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诗词课+西南联大文化课(《西南联大通识课》第二辑!)

西南联大诗词课+西南联大文化课(《西南联大通识课》第二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0个月累计加印40次的《西南联大通识课》系列全新作品!更全面的通识教育,更完整的西南联大!★豆瓣评分8.9分的《西南联大通识课》系列图书!万千读者翘首以盼的《西南联大通识课》第二辑!思想文化盛宴第二弹!★仅存在8年,却影响中国80年!★联大8年,诞生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中国国家zuigao科技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17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师上的大学,堪称中国版“人类群星闪耀时”!教育史上ZUI豪华讲师天团!★出版史上首次联合收录闻一多、张荫麟、冯友兰、朱自清等西南联大著名教授作品,再现西南联大通识教育的面貌。★选篇范围广、内容多、系统性强,全面展现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教授新颖、前沿性十足的学术成果。★筛选20多种底本,精心编校2年,勘误300余处,保证内容的纯粹、完整。★每本书高含2000多个知识点,国学知识一手掌握!诗在唐代兴盛的原因、中西文化的异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深刻影响过杨振宁、邓稼先、许渊冲、汪曾祺的大师课,也是每一位国人的必修课!★多幅西南联大老照片,真实走进西南联大。★附带西南联大纪念碑文拉页,从碑文里了解西南联大建校始末。★赠送“西南联大校历”,再现师生日常生活!★赠送“西南联大通识课”书签!

内容简介

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套图书力图通过在西南联大担任过教授的15位大师的优质文章,从多个角度呈现西南联大通识课的面貌,并展现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以及朱自清、冯友兰、陈寅恪等诸位大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这些文章都是大师们在各自擅长领域所写下的,从中不但能看到大师们对于学问的认真,对于教育的坚持,还可以在这些文字后面看到大师们在时代剧变中始终屹立不倒的身影。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出版首本新诗集《红烛》。1928年,诗集《死水》出版。1932年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后随校南迁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1946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有《闻一多全集》。


冯友兰(1895—1990),中国著名哲学家,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贞元六书》等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


章节目录

《西南联大诗词课》

/上篇/ 诗

诗 经

人民的诗人——屈原

什么是《九歌》

古诗十九首释

陶渊明

谢灵运和山水诗

鲍照和七言诗

南北朝的民歌及新乐府

宫体诗的自赎

唐诗兴盛的原因及其分期

宫律派

复古派

田园方外派

四 杰

王维与孟浩然

高 适

岑 参

李 白

杜 甫

韦应物与刘长卿

白居易、元稹、刘禹锡

贾 岛

杜 牧

李商隐

《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黄庭坚

陆游的诗词

杨万里与范成大

唐诗与宋诗的比较


/下篇/ 词

温庭筠和花间派词人

李煜及南唐其他词人

词体演变及北宋词人

柳 永

周邦彦与大晟词人

李清照

南宋词人

南渡初期作家

辛弃疾的词

姜夔与词的衰落



《西南联大文化课》

/章/ 冯友兰、汤用彤、张荫麟、罗庸浅谈文化

文化的类型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

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

应对西洋文化持什么态度

文 化

中国今后的文化建设


/第二章/ 雷海宗、吴晗、张荫麟讲历史文化

历史过去的释义

中国文化的两周

无兵的文化

中外的春秋时代

中国的家族

中国的元首

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

历史上的政治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论修明政治的途径

古代中国的外交

五代时波斯人之华化

论贪污

治人与法治

说 士

论史实之选择与综合


/第三章/ 闻一多、罗庸讲人文精神

什么是儒家——中国士大夫研究之一

论为己之学

诗 人

思无邪

诗的境界

欣 遇


/第四章/ 冯友兰、雷海宗讲哲学与人生

略谈哲学的用处

论哲学方法

孔子以前之哲学

先秦儒家哲学述评

论人生中的境界

论命运

关于真善美


西南联大诗词课+西南联大文化课(《西南联大通识课》第二辑!)是2021年由天地出版社出版,作者闻一多,冯友兰,等。

得书感谢您对《西南联大诗词课+西南联大文化课(《西南联大通识课》第二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古代埃及文明 电子书
全面介绍古代埃及文明,记录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
厦门饮食文化 电子书
厦门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闽菜”的重要代表,以闽南风味为主,台湾、东南亚风味为辅,以清鲜、淡爽、鲜嫩和善用甜辣为主要特色。厦门菜以烹制各种海鲜菜肴见长,又兼具了传统小吃名点、素菜、药膳等特色“招牌”,饮誉海内外。《厦门饮食文化》内容包括厦门传统菜谱和美味佳肴、风味小吃和特色茶配、名厨名店与市井美食、加工食品与茶酒饮料、家常食粮和节庆食俗等部分,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饮食文化悠久的历史和发展,挖掘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认知行为疗法咨询方案 10大心理障碍 电子书
本书涉及的10大心理障碍包含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场所恐惧症、特定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强迫症、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
本土化.京师影视学术书系;京师影视学派系列丛书 电子书
本书围绕中国影视文化“本土化”这一核心命题,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国影视文化发展演进过程、现状与未来趋势,从宏观层面明确了中国电视的角色与责任,并具体地对中国影视中的综艺、电视剧、电影、影视产业和影视教育和学科,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不仅对电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思考,还对中国影视理论和学科建设进行了剖析与前瞻。本书对于理解中国影视文化自觉建构,对于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建构以及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影视文化的转型,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