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落史

中国村落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文明发源写到现代中国社会,纵览中国传统村落的发展和演化史。

内容简介

传统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在这样一种文明结构中,星罗棋布生长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村落,是长久以来中国人基本的生产单位和社会组织,是孕育中华文化的基础构成,也是在中国广博的地域和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一种历时悠久、具有文化代表性的时空坐落。涵养衍生于传统村落中的组织结构、传统智慧、文化观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分,至今仍深刻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气质,构成了极为牢固又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的内在特征与外在形态。

在城市化高歌猛进的现代中国,传统村落面临急剧消失的生存危机。因此,对现存的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发掘与研究,具有不可比拟的文化价值。本书作者在数十年间寻访中国境内传统村落5000余个,积累了海量的田野考察资料。通过对新材料的整理研讨,对历史文献典籍的引述探究,本书徜徉古今,从文明发源写到现代中国,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完整呈现并深入阐释了中国传统村落的演变发展,讲述了不同时期传统村落的特征,其文化意义及其与时代背景、社会制度间的交互影响。在层次递进的历史爬疏和条分缕析的引经据典背后,中国传统村落的全景式面貌跃然纸上。

遍布中华历史天地间的传统村落,既是一种特殊的空间聚落,又凝结着在其间生产生活的中华各族人民的生活传统、社会交往、生存哲学、艺术审美。可以说,传统村落是一种文化聚合体。当今天我们重新触摸传统,这些村落遗存的价值已经突破其所存在的时空,对传统村落的研究,是理解传统中国的重要路径,也是记录民族记忆、激活文化传统,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更是构建中国文化研究体系、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方法。

作者简介

作者胡彬彬,湖南双峰人,中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村落文化的拓荒者,中国村落文化理论体系的创建者。他平生成就了一件事:把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推向了国家文化保护战略,把中国村落文化的研究引入国家人文学科研究的领域。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村落史(上册)

自序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村落的定义与内涵

第二节 村落的由来与村落的形成及其特征

第三节 中国村落的特征

第二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中国的早期村落

第一节 村落的起源与早期形态

第二节 史前聚落遗址

第三节 国家的诞生与村落的蠡测

第三章 国家一统下的村落管控与治理

第一节 秦汉统治制度下的村落

第二节 国家管控下的乡野聚落

第三节 秦汉村落的形态

第四节 秦汉村落中的农耕文化

第五节 秦汉少数民族地区的聚落

第四章 南北分裂割据时期的村落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村落组织

第二节 “村”的出现及其发展

第三节 村落社会的生产生活

第五章 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与村落的制度化

第一节 隋唐五代村落的制度

第二节 隋唐五代村落的兴衰

第三节 隋唐五代村落的形态

第四节 村落社会的生产生活

第五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村落

图片来源

中国村落史(下册)

第六章 文化大繁荣与村落制度民间化

第一节 宋元乡村基层组织的演变

第二节 宋元村落的民间治理

第三节 宋元村落的生产生活

第四节 宋元村落的形态

第五节 辽、金、西夏的村落

第七章 文明的繁盛与村落共同体的形成

第一节 明清乡村基层组织的演变

第二节 明清村落的治理

第三节 明清村落的发展与变迁

第四节 明清村落的环境与景观

第五节 明清少数民族地区的村落

第八章 文明的转型与村落的变迁

第一节 社会变革与晚清民国村落

第二节 社会动荡与晚清民国村落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与村落

第四节 城镇化进程与村落

附录 我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存现状与

图片来源

中国村落史是2021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胡彬彬。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村落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现代史 电子书
本书论述1919年至1949年的历史,从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到国民党统治的崩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福建畲族村落文献:文书契约卷 电子书
本书内容:契约文书是古代乡村经济、社会实践的最基本、最翔实的载体,编织起乡土社会的多维网络,维系着官民之间、族群之间、村落之间、宗族之间、家庭之间、个体之间的盘根错节、异彩纷呈的人文关系。契约文书覆盖于历史尘埃,封存于时空囹圄,他们在构筑自身的思维路径与创造各自的学术文本中成为可资倚重的推理佐证。
中国近代史 电子书
《中国近代史》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中国近代史》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中国近代史 电子书
一部好看又权威的中国近代史。
中国文化史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十八章,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囊括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学术文化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