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

沉默: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邪惡的凱旋唯一需要的,只是善良人的袖手旁觀。」----艾德蒙·伯克

宛如台灣版的《熔纑》

臺灣南部某特教學校短短幾年之間,便發生高達一百多起「生對生」的性侵害╱性騷擾案,行為人與被害者都是聽障生,年齡從小二到高三不等,且「男對男」的案件比例高達六成。只是如此駭人聽聞的狀況,外界始終毫無所悉。

直到長期追蹤並揭發此事的人本教育基金會召開記者會,並指陳該校在硬體設施、管理系統、師資條件及教育方式出現重大缺失,才讓社會大眾得知解此事。只是在教育部長出面道歉、撤換校長、監察院彈劾十多位失職公務員之後,整起事件便有如船過水無痕,像是什麼都不曾發生。

三年多來,人本不知開了多少次記者會,向教育部檢舉多少次,向法院按鈴申告涉案公務員也至少兩次,全都有如以卵擊石,激不起任何回應。原本他們一直以為,這個社會正在解凍,正在冒芽,那麼多的街頭抗爭、公民運動遍地開花,隱隱約約,有一種春暖花開的態勢,這麼離譜的事,應該會有很多人關心才對。可是他們錯了,相關新聞有如平地一聲雷,轟隆一聲巨響,就沒了。而且整件事乍聽之下太令人髮指,近乎不可能,很難一再努力讓別人聽他們說。

據悉,如今可能仍有孩子正在受害、或是加害......

2014最鞭笞人心的報導文學

2012年秋天,透過人本基金會的協助,作者有機會閱讀到諸多第一手資料,並與相關人士接觸。他們或是滿腹委曲,幽幽道出自己的辛酸,或是勇敢擁抱這場纏繞終生的惡夢,雲淡風情地談論昔日種種。但最讓作者驚訝是,每個傷害別人的孩子,幾乎都是被傷害過的倖存者!

恐懼剝奪了人們的本能。因為聽不見、也說不出話,他們連吶喊都很困難,甚至懷疑如果向外求助,將會招致更大的災難,只能選擇沉默。而知情不報的大人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們聽見了孩子的吶喊,卻因恐懼而不知所措,終究只能在沉默中成為消極的共犯。

因為恐懼,讓每個人都沉默,甚至連記憶都不敢留存。

作者曾經懷疑,把這一切寫出來,妥當嗎?把私密的傷痛公諸於世,會不會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但繼而想想,這些擔心,這些猶豫,會不會只是源於對真相的恐懼,而不見得是為了他們著想?或許,讓孩子聽到自己的聲音,聽到自己的憤怒,是面對這樣極致恐懼的自我救贖之道。他們叫出來了,他們的聲音被聽見了,這是讓他們感到好過一點,有一點著力感的方法。

因為不願見到受苦的事實被淹沒在喧囂的世界,更不願見到未來有類似的不幸再度發生,作者想以樸實的文字忠實描繪事件始末,並有意隱去校名及所有涉案人士名字,目的不在於追究個人的是非對錯。制度的、觀念的改革,才是解決之道。

但願這些有血有淚的故事,成為滋養公平與正義的養份。(本計畫獲2013年國藝會創作補助,全書計11萬字)

名人推薦

平路、何榮幸、楊索 沉重推薦

作者简介

陳昭如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畢業

工作經歷

《首都早報》《自立早報》《自立晚報》編輯、記者、主編

超級電視台RESEARCH & CREATIVE WRITER

綠色和平廣播電台「文化噪音」節目主持人

LIVING雜誌(台灣儂儂企業集團、德國BURDA-RIZZOLI集團合資)總編輯

出版作品

《CALL IN 地下電台:台灣新傳播文化的震撼與迷思》(1994)

《台灣之聲:許榮棋傳奇》(1994)

《新女遊主張》(1995)

《男人治國,女人發笑》(1995)

《歷史迷霧中的族群》(1996)

《活在拜物星球》(1998)

《福爾摩莎.愛情書》(2005)

《被遺忘的1979──台灣油症事件30年》(2010)

論文

當原住民遇見人類學家──試論台灣人類學的原住民研究(1994)

原住民新聞與漢人新聞媒體──以三次「還我土地運動」為例(19...

(展开全部)

沉默: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是2014年由我們出版出版,作者陳昭如。

得书感谢您对《沉默: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保障制度的“去身份化”:理论探索与路径选择(社会政策丛书) 电子书
本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路径探讨。
精神障碍康复: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文库·社会工作研究系列) 电子书
本书可以直接用来培训我国精神医疗社工工作人才,推进精神病康复服务中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基于教育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借助社会融合理论及符号互动理论,判定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现状及所出现的问题。
社会法论丛(总第2卷) 电子书
厦门大学法学院社会法研究所主办,本册是总第2卷。
认知行为疗法咨询方案 10大心理障碍 电子书
本书涉及的10大心理障碍包含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场所恐惧症、特定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强迫症、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