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线千里

伏线千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抗战的宏观视角,详细梳理和介绍了在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之际,银行、保险、证券、印钞等各金融机构,如何实现地理空间上的大转移,以及国家经济命脉如何抵御敌伪之金融破坏,筹措战费、稳定市场,直至取得抗战胜利。

内容简介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至“八一三”淞沪会战之后,战火不断漫延,南京不时受到日军空袭,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华北、华东、华中各类企业、机关、学校、组织亦随国府西迁而纷纷内移。其中,金融机构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是国家高等机密和重点保护对象,也在国民政府财政部的安排下,汇入大迁移的洪流之中。具体而言,沦陷区内各类金融机构迁移的路线、方向、经过、目标各不相同。

本书通过对抗战时期金融机构大迁移的考察与梳理,追溯金融机构迁移之背景及过程,并着力挖掘战时金融业对战时大后方社会经济各领域的投资情况,剖析战时金融机构大迁移对大后方社会经济变迁的作用及其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力图从金融投资、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结构变迁轨迹中找出金融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某些理论线索,同时为抗战内迁历史提供重要的研究视角。

作者简介

作者王红曼,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先后在厦门大学金融学和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现为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著有《国民政府战时金融法律制度研究(1937-1945)》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战时金融机构大迁移之背景

第一节 战前财政金融概况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制度改革

二、银行体系、金融市场与金融中心

第二节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一、日本侵华,国土沦丧

二、国府迁渝,经略后方

第三节 全面抗战初期的财政金融概况

一、财政与金融概况

二、全面抗战初期的金融管制

第二章 战时金融机构大迁移之经过

第一节 四联总处成立、迁移及改组

一、四联总处的成立与迁移

二、四联总处的改组

第二节 各类金融机构大迁移

一、国家行局艰难迁移

二、省地方银行迁移

三、民营金融机构内迁

四、中央造币厂西迁

第三节 未迁移金融机构及其损失

一、维持沦陷区金融之政策

二、战区金融业之损失

第三章 战时大后方金融中心与金融网

第一节 大后方金融中心和核心区的形成

一、战时金融中心西移重庆

二、大后方金融核心区的形成

附录

第二节 大后方金融网的建构

一、大后方金融网的敷设

二、大后方金融网的结构与特征

第四章 战时大后方金融投资及通货膨胀

第一节 大后方金融投资和社会经济发展

一、工业、企业投资

二、农业贷款

三、其他行业的贴放

第二节 大后方成为通货膨胀的重灾区

一、战时大后方通货膨胀加剧

二、反通货膨胀措施及成效

三、通货膨胀下的大后方物价

结语:战时金融机构大迁移之影响

一、对金融业的影响

二、对持久抗战的作用

三、对西部开发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一、档案、史料

二、期刊、报纸(只列期刊、报刊名,篇名详见文内注)

三、年鉴、方志

四、著作

五、论文

六、学位论文

七、文史资料

八、工具书

后记

伏线千里是201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王红曼。

得书感谢您对《伏线千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张力与限界 电子书
“近世中国”系列丛书之一,对1933年-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的研究。
西方博弈往事 电子书
几乎从来没有一本书,能把西方的历史解读得如此有趣、深邃。本书能够让人们轻松地纵览西方历史的全局和细节。 当人们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地了解了西方的历史、经济、金融、文化、军事之后,就会平视地看待西方的事物。也会对西方乃至世界的未来的走向有了依据和参考——未来的西方会走向更坏还是更好?未来的世界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局?世界变化运转的主轴是什么?世界变化的轨迹是什么…… 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认知世界,看懂过去和未来。
以色列 电子书
作者戈迪斯是在美国出生并完成高等教育后移民以色列的犹太人。这种背景使他迥异于那些以色列背景的现代以色列历史的研究者。他在观察以色列时,既有那份能够入乎其内的谙熟,又有一份出乎其外的超然。 本书除了关注巴以冲突外,更多地聚焦于以色列犹太人的内部矛盾,对它们的来龙去脉做了见树见林的交代,这是有别于同类著作的特色之处。因此,本书并非又一部顶着通史名号的阿以战争史、巴以冲突与和谈史,再加犹太移民史,而毋宁是在此基础上对整个以色列社会的鸟瞰。作者想谱写的,不是以军乐为主的铜管乐,而是多声部的交响乐;作者想捕捉的,与其说是政治事件、军事行动、谈判桌、协议内容、营救策略,不如说是这些东西背后的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观念。 书中收录了8幅极具史料价值的历史地图和45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历史图片。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电子书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电子书
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华夏与华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