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记:我们眼中的流动中国

回乡记:我们眼中的流动中国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最长的路,是回家的路。零距离描绘乡土社会现实,记录流动的中国。

内容简介

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再难,也要回家。人情渐淡,熟人社会即将面临终结;宗族复兴,宗法道统重塑乡村秩序。催婚催生,婚育观念的代际冲突,如何化解老何所依?亟待突围的乡村公共服务困境。

乡土性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植根千年,“回乡”也早已成为每个个体寄托乡愁,寻找记忆的自觉行为。在今天涉及近十亿人口的城市化浪潮中,“回乡”更是这个巨变时代的一个缩影。

这本书汇编了36篇返乡见闻笔记,呈现了全国不同地区乡村的熟人社会、宗法秩序、婚育选择、公共服务、村庄秩序出现的巨大变迁和面临的新问题,为关心自己家乡、热爱这个国家的人们提供了关于当前中国农村真实状况的一幅画卷。

作者简介

作者贺雪峰,长江学者,著名三农问题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乡村基层民主和乡村建设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关于乡村社会的基本想象

回乡纪程_已是他者的乡愁

陈光林 故园,渐行渐远

易卓 没有“乡愁”是一种病吗

刘成良 乡行散记:故乡的他者

杜姣 到外公家过年

张雪霖 人在囧途:这个春节你“被堵车”了吗

舒丽瑰 难过的年

演进中的熟人社会

雷望红 阿周叔的甘苦人生

陈光林 胡同里的恩怨

李丹 人情异化下熟悉又陌生的村庄

石梦婷 酒宴上的农村人情

刘升 为什么拜年成了一种负担

吴欢欢 “无故事”的村庄

宗法情结与乡村文化的重塑

黄丽芬 祠堂落成记

赵祥云 拜的不是神,是“熟人”

张帆 家乡时变·宗法传统的衰微

杨华 竞争与归属:宗族里的年轻人与年轻人的宗族

夏冬 在宗族中,农民有强烈的公共精神

二胎放开后的婚育选择

王黎 老王催婚记

仇叶 父母把关下的爱情

张丹丹 近几年,家乡婚嫁观的演变

董帅鹏 消费竞争下的生育选择

陈锋 从“偷生”到“逼生”:两个农村媳妇的二胎生育故事

高万芹 二胎又是一个男孩

乡村公共服务——困境与突围

夏柱智 十字路口的农村青年教师

田志达 最后一个“五保户”

夏柱智 乡村医生是如何成为高危职业的

肖琳 如何保障农村独居老人的生活

王梦莹 年老何所依

追问乡村新秩序

王文杰 乡村秩序何处寻

李宽 无论我如何努力,都阻挡不了你离去的脚步

杨华 回乡观察片段:除了愤怒你还想到了什么

杨华 农民工与地沟油

杨春滋 “少安”扎根农村好难

卢青青 常年打工成了边缘人

张雪霖 农民建房的痛

刘成良 读书:农村阶层上升的动力与希望

回乡记:我们眼中的流动中国是2018年由东方巴别塔出版,作者贺雪峰。

得书感谢您对《回乡记:我们眼中的流动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低流动社会:后疫情时代日本的新格差 电子书
日本知名社会学家山田昌弘力作,直击日本社会痛点。
人口流动与社会融合:理论、指标与方法 电子书
本书按照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研究层次,共分为:基础篇,主要讨论社会融合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维度与指标体系篇,总结了国内外社会融合评估的维度和指标体系构成;研究篇,对国内开展的相关调查、分析方法、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总结。在系统归纳的基础上,本书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点评。
社会流动与农民工创业行为研究 电子书
从社会流动角度透视了社会结构转型中农民工的创业行为。
我们为什么爱喝酒 电子书
每一滴酒精都对人体有害,但几乎没有一个文明错过酒精,这个现象背后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森舸澜在本书中主张,酒精是人类最早的随身携带的吐真剂,它带来迅速起效但温和稳定的理性掉线、创造性思维提升,一直是促进人类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要素。在没有酒精的地方,代替它的是更加耗时的舞蹈、效果更难以控制的药物等。基于对跨学科文献的综合梳理,森舸澜毫不夸张地提出:酒精开启了现代文明,也助推着人类社会发展。人
农村大龄流动男性的风险性行为:社会风险视角下的实证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人口发展领域中的风险评估研究,旨在为国家公共政策部门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治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