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历史地理

北平历史地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者侯仁之作品,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第一部关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专著。

内容简介

《北平历史地理》是侯仁之1949年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作者在书中开创性地运用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强调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结合,对北京城的兴起和发展变迁史做了详细的考证和精辟的阐释。

《北平历史地理》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第一部关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专著,无论是在侯仁之个人的学术发展历程中,还是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均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于今天的城市规划与保护,也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北平历史地理》中含54幅地图,全部为作者亲手所绘。

作者简介

作者侯仁之,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是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者、开拓者和学术泰斗,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北京城的起源、发展以及历代水源的开辟方面所作的系统、科学的阐述,为北京的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北京都市地理》(狱中腹稿)

导言:地形地貌及地理关系

1 北平湾

2 两河之间的土地

3 地理关系

第一部分 边疆之城

第一章 周代(约公元前1122─前221)的蓟城

1 燕的建立及其扩张

2 蓟城,燕国的都城

3 古代大道与蓟城的兴起

第二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的蓟城

1 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

2 边疆都会

第三章 隋统一前黑暗时期(221─589)的蓟城

1 政治地理

2 地方水利建设的开端

第四章 隋唐至契丹占据时期(590─937)的幽州

1 对外扩张时期(589─690)的军事重镇幽州

2 边疆防御时期(690─907)的幽州

3 契丹人占领幽州(938)

第二部分 过渡阶段:形成中的国家中心

第五章 辽(916─1125)南京城(938─1122)

1 作为文化交流重镇的幽州

2 陪都南京

第六章 金(1115─1234)中都城(1151─1215)

1 女真人的入侵

2 金中都,旧址上的新城

3 水道

4 漕运

第三部分 王朝都城

第七章 元(1260—1368)大都城(1267—1368)

1 都城新址

2 一座精心规划的城市

3 人口及其分布

4 全国的中心

第八章 明清(1368—1911)北京城(1420—1911)

1 皇宫和城市的重建

2 皇家园林的兴建

3 人口的增长与分布

4 与漕运相关的水源供应

附录一 北平历史沿革表1

附录二 古城研究文献来源

表格1 唐(618—907)幽州城

表格2 辽(916—1125)南京城

表格3 金(1115—1234)中都城

附录三 古城遗址

1.关于古蓟城城址的问题

2.唐(618—907)幽州城的位置

3.辽(916—1125)南京城

4.金(1115—1234)中都城

附录四 北平附近的河道变迁

1.早期的河道(六世纪)

2.浑河(七世纪早期)

3.浑河(十世纪后期)

4.浑河(自十二世纪以来)

译后记

出版后记

北平历史地理是2013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作者侯仁之。

得书感谢您对《北平历史地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宁夏地理 电子书
本书分“总论”“分论”“专论”三个部分,全面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自然、人文地理风貌。“总论”部分表述了宁夏的地理区位、地理过程和地理特征;“分论”部分,按照宁夏综合自然区划结果,分别论述了宁夏平原、宁夏中部干旱带、宁南黄土丘陵区、贺兰山、六盘山的区域特征,体现各地理区域地理要素的规律性和区域差异性,重点阐述了宁夏平原的绿洲农业、中部干旱带的生态环境修复和区域开发、黄土丘陵区的人地关系、贺兰山和六
贵州地理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总论、分论和专论三大部分。总论部分包括地理区位、地理特征、地理区划等;分论部分介绍了黔中地区、黔西北地区、黔北地区、黔南地区等的自然、社会及发展战略;专论部分设置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能源资源与西电东送、贵州省特色产业、贵州反贫困与农村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等。
上海地理 电子书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城市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创造了我国现代化城市中的诸多第一。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为了系统地介绍上海发展历程与特点,本书作者从市内到市外,综合性与区域性、历史演替与现实发展、自然地理与文人地理相结合的原则出发,以“总论-分论-专论”为主线,力图全面讲述上海的地特征及其形成演变的过程。
中国地理纲要 电子书
《中国地理纲要》隶属“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省市区地理”,该系列丛书由35本组成,包括1本《中国地理纲要》和34本分册(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因此,《中国地理纲要》在丛书中具有统领性、总括性地位,基于全国34个省市区各分册对省区环境、资源、人口、发展特征和格局的详解,从全国的角度,全面概述中国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风貌,分析中国的区域差异及区际联系,阐述中国
地理学 电子书
本书从研究领域、对象、理论、方法、派别、功用与发展途径等方面对地理学进行了系统而简明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