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中华经典藏书)

唐诗三百首(中华经典藏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为在古代经典与现代社会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中华书局推出“中华经典藏书”丛书。自2006年推出一辑开始,累计销售上千万册,销售码洋突破1.6亿元,成为广大读者阅读学习国学经典名著的主要版本。

  为适应时代、市场及广大读者的需求,经过认真调研,中华书局决定推出升级版,从原来的50种调整为60种,其中增补的新书都是堪称经典的名著,其中既有深受读者喜爱的经典名著,也有适合广大师生教学阅读的重要作品。相信书店、读者会更加喜欢升级版的“中华经典藏书”。

内容简介

  《唐诗三百首》是清人孙洙、徐兰英伉俪合编的唐诗普及读物。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问世以来,伴随着“熟读唐诗三百头,不会吟诗也会吟”的俗谚广为传布,并逐渐取代《千家诗》成为新的家塾课本,编订之初曾家弦户诵,“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迄今二百余年来仍在启蒙教育、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受、陶冶审美趣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唐诗三百首》共选唐代七十七位诗人的作品,约三百一十余头诗。书按照体裁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分为八部分,在各类的体裁下又大致按照诗人的时代先后编次。本书所选的诗,既侧重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等诗人的代表作,也酌情收入不知名作者的佳作,甚至收入僧人、歌女之作。所有这些诗作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歌、或沉郁顿挫,范围相当广泛,且又脍炙人口,总体符合当时“雅正”、“中正和平”的诗教要求。

作者简介

作者蘅塘退士,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十六年(1752)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邹平知县,曾两次主持乡试。为官清廉,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

章节目录

五言古诗三十三首

张九龄

感遇二首

李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月下独酌

春思

杜甫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二首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别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龄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元结

贼退示官事并序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郊

送杨氏女

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溪居

乐府七首

王昌龄

塞上曲

塞下曲

李白

关山月

子夜吴歌

长干行

孟郊

列女操

游子吟

七言古诗二十八首

唐诗三百首(中华经典藏书)是201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唐诗三百首(中华经典藏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经典唐诗300首 电子书
徐山琦选编的《经典唐诗300首》将经典的300首唐诗按照内容和语言特点进行两级分类。《经典唐诗300首》图文并茂,每首诗歌配有注音、译文,以及诗歌背景,让孩子在诵读的基础上,了解诗歌所描述的内容与意境,感受唐诗的无穷魅力。
中外小说经典阅读 电子书
本书以文学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为顺序,分为中国古代小说、中国现代小说、中国当代小说,外国小说选读四个单元。
中华古今骈文通史(全2册) 电子书
本书按照时间序列对骈文产生发展进行了描述。先秦两汉为骈文孕育与萌生期,魏晋为骈文形成期,南北朝为骈文鼎盛期,隋唐五代为骈文由盛极而渐变期,宋代为骈文新变与延续期,辽金元明为骈文低潮期,清代为骈文“中兴”与衰落期,现当代为骈文之余波,并列举了各个时期典型的骈文进行解读。另外,本书还专辟“域外骈文创作”,对东亚东南亚国家骈文的创作进行了描述,也是本书一大特色。
不如任性过生活:经典版 电子书
人要任性,但是也要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可以放肆去想,大胆去做,又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一定要有自己把日子过好的能力,在最想做事情的时候,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有时候,我们会问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不听管束,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一点也不复杂。人生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活得快乐。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快乐。种花,
西方现代文论经典导读 电子书
本书为西方现代文论双语课程教材。全书选取了现代西方文学理论的经典篇章共21篇,覆盖从形式主义到文化研究的多方面内容,从经典原文的学习入手,引导学生了解现代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的概貌,并认识不同的研究路径和方法。书中的篇章原文采用英文,并配有汉语导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原文的核心内容及重要意义。本书的编写吸收了新近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文学理论发展的趋势,凸显了人文精神的现代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