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超元论与自组织城市

广义超元论与自组织城市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广义超元论视域下的自组织城市进行了研究分析。

内容简介

广义超元论认为:城市是空有不二的,其中“空”是无指称不可言说的非对象性城市或超形上学城市,“有”是有指称可言说的对象性城市;对象性城市是道器不二的,其中“道”是可形上学言说的形上学城市或本然城市,即人类实践,“器”是可形下学言说的形下学城市或实然应然城市,即物理城市、行为城市和观念城市的复合体;原本没有城市,也没有自组织城市理论,它们都是意识人类如此这般设定、建构、创造出来的。

自组织城市理论认为:从大尺度时空看,城市形成是在城市内外复杂因素相互作用下自发实现的;城市演变是在各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非他律性的结果;城市形成演变的根本动力来自人类自身的需要以及为满足这些需要而展开的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活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其比较研究

2.1 自组织与他组织

2.2 城市自组织与城市他组织

2.3 城市自组织与自组织城市

第3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3.1 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3.2 自组织理论研究综述

3.3 自组织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第4章 自组织城市形成的自发性

4.1 城市形成的自发性假设

4.2 城市形成自发性假设的理论论证

4.3 城市形成自发性的实践证明

第5章 自组织城市演变的非他律性

5.1 城市演变的非他律性假设

5.2 城市演变非他律性假设的理论论证

5.3 城市演变非他律性的实践证明

第6章 自组织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6.1 创造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假设

6.2 创造是城市发展根本动力假设的理论论证

6.3 创造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实践证明

第7章 自组织城市案例分析

7.1 阆中形成演变的自组织分析

7.2 威尼斯形成演变的自组织分析

第8章 自组织城市本体论

8.1 狭义世界1,2,3理论与广义世界1,2,3理论

8.2 狭义世界1,2,3理论视野下的城市

8.3 广义世界1,2,3理论视野下的城市

8.4 广义超元论与自组织城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广义超元论与自组织城市是2020年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何跃。

得书感谢您对《广义超元论与自组织城市》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城市居民的职业、生活与社会态度 电子书
张文宏主编专著研究社会分层流动,分析城市居民就业、社交、家庭生活及社会问题态度。
论“人口后黄金时代”与发展 电子书
本书对中国人口问题的各方各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可以为制定人口政策等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区域城市化模式与生态安全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对区域城市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生态安全制约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安全视角下我国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通往城市之路:农民工住房与市民化 电子书
在中国,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的制约,农民工进城后未能实现社会身份和生活状态的“市民化升格”,进而影响了经济社会的转型。农民工市民化遭遇了怎样的制度藩篱和经济屏障?在此约束下的中国农民工城市化过程呈现怎样独特的面貌?城市住房及其运作机制如何阻碍了农民工的市民化?农民工在城安居及市民化的路径为何?本书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解开了农民工市民化之殇的谜团,对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了有益的学术探索与思考
知识社会维度与当代社会认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关注并研究了一种新的强调社会维度的知识观,这种知识观的研究很多时候被冠以“社会认识论”研究之名。长久以来,知识的产生和辩护都被看作是个人的事情,以笛卡尔、莱布尼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把理性看成是知识的来源,强调个人理性对知识的重要性。而以洛克、休谟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认为个人经验是知识的来源。随着心理学的确立和哲学中实证主义思潮的兴起,特别是随着现代逻辑对传统逻辑的扬弃以及语言转向的兴起,哲学认识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