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长歌:建安文人与文学

乱世长歌:建安文人与文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汉末建安时代是一个俊才云蒸、五言腾踊的时代。

内容简介

以“三曹”“七子”及蔡琰为代表的建安文人继承汉乐府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注重反映民生疾苦,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开创了质朴刚健、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离合长歌,激荡壮采,“建安风骨”既是建安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又是我们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时的重要审美内涵。

作者简介

作者王宏林,1972年生,河南遂平人。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等相关课程,研究领域涉及古典诗歌、明清诗学和中国传统文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绪论

第一节 建安文学的起讫与作家队伍

一 建安文学的起讫

二 建安文学的作家队伍

第二节 建安文人的离散聚合与建安文学的演进发展

一 形成期

二 繁荣期

三 深化期

第三节 “邺下风流”与“建安风骨”

一 诗酒高会,风流高雅的游娱生活

二 意气俊爽,风流自赏的人生情怀

三 率性通脱,个性张扬的生活态度

第一章曹操

第一节 曹操的身世生平

一 家庭出身与身份叛逆

二 意气风发、逐鹿中原的青年时期

三 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的中年时期

四 经营曹氏天下的暮年时期

第二节 曹操的人格精神特征

一 仁者之心

二 霸者之气

三 智者之识

四 权者之术

五 诗家之才

第三节 曹操的诗歌创作

一 纪实诗

二 述怀言志诗

三 游仙诗

四 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曹操的散文创作

一 清俊通脱的文风

二 语言质朴又富有感情

三 辞章属对又不露痕迹

第五节 曹操对建安文学的贡献

第二章曹丕

第一节 曹丕其人

第二节 曹丕的诗歌

第三节 曹丕的辞赋和散文

第四节 《典论·论文》的开创意义

第三章曹植

第一节 曹植的人生经历

一 前期:豪情的贵族公子

二 后期:哀怨的失意王侯

第二节 曹植的诗歌创作

一 曹植前期的诗歌创作及《白马篇》

二 曹植后期的诗歌创作及《赠白马王彪》

三 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三节 曹植的辞赋创作

一 曹植辞赋的分类与特色

二 曹植的辞赋代表作《洛神赋》

第四节 曹植的散文创作

一 曹植的书信

二 曹植的奏表

第五节 曹植的文学贡献

一 拓展了文学的创作题材

二 推动了文人诗的雅化

三 深化了文学的抒情特质

四 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技巧

五 构建了“建安风骨”的精神内涵

第四章孔融与杨修

第一节 建安文士中的两个特殊人物

一 曲阜孔氏、弘农杨氏俱为东汉政治高门和儒学世家

二 曲阜孔氏与弘农杨氏关系密切,有通家之谊

三 孔融和杨修的人生轨迹与命运十分相似

第二节 孔融的个性命运

一 幼有异才,少年奇童

二 清流士节,婞直个性

三 才气自负,不达治务

四 侮慢曹操,犯忌伤生

第三节 杨修的个性命运

一 才思敏捷,聪明颖悟

二 卖弄聪明,为曹所忌

三 掺和曹操家事,干扰政治决策

第四节 孔融、杨修的诗文创作

一 孔融的诗文创作

二 杨修的《答临淄侯笺》

第五章王粲

第一节 王粲的家世与生平

一 家世出身

二 乱世漂泊

三 归曹后的心态

第二节 王粲的诗歌成就

一 王粲的诗歌创作

二 前期诗歌代表作《七哀诗》

三 后期诗歌代表作《从军诗》

第三节 王粲的散文辞赋创作

一 王粲的散文创作

二 王粲的辞赋创作

三 《登楼赋》解读

第六章刘桢

第一节 刘桢的生平

第二节 刘桢的创作成就

第三节 刘桢的历史地位

第七章陈琳

第一节 陈琳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一 任大将军主簿时期

二 依附袁绍时期

三 归顺曹操时期

第二节 陈琳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陈琳的辞赋创作

一 陈琳辞赋创作概况

二 陈琳赋的写作特色

三 关于曹植对陈琳辞赋的评价

第四节 陈琳的散文成就

一 书信

二 设问

三 檄文

第八章阮瑀

第一节 阮瑀的生活经历

一 师承蔡邕

二 归附曹操

三 马上具草

四 “寡妇”素材

第二节 阮瑀的诗歌创作

一 阮瑀的诗歌概况

二 阮瑀诗歌代表作《驾出北郭门行》

第三节 阮瑀的辞赋创作

第四节 阮瑀的散文特色

一 阮瑀散文创作概况

二 阮瑀散文代表作《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第九章徐干

第一节 徐干的生平经历

第二节 徐干的诗赋创作

第三节 《中论》

第十章应玚

第一节 应玚的家世出身

第二节 应玚的人生经历

第三节 应玚的文学创作

第十一章蔡琰与其他建安文人

第一节 蔡琰的生平与创作

一 蔡琰的生平

二 蔡琰的创作

第二节 邯郸淳的生平与创作

一 邯郸淳的生平

二 邯郸淳的创作

第三节 繁钦、吴质的生平与创作

一 繁钦的生平与创作

二 吴质的生平与创作

第十二章“建安风骨”

第一节 “建安风骨”的内涵

一 “风骨”

二 “建安风骨”

第二节 “建安风骨”的产生原因

一 “世积乱离”的特殊时代

二 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 邺下文人集团的推动

第三节 “建安风骨”的意义与影响

一 后世诗歌批评的重要参照

二 后世诗歌创作的重要标杆

参考文献

后记

乱世长歌:建安文人与文学是202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宏林 等。

得书感谢您对《乱世长歌:建安文人与文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都市文人:张岱传 电子书
本书是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之一,书写了明末清初作家、史学家、散文家张岱的一生。
山高水长 电子书
本书共收集作者三十多年来创作作品中精选的40多篇散文。作者以“非虚构”白描的手法写他和他的家人“文革”以来的生活变迁,以散文的文学样式反映西北黄土高原上环县山区里一个农民家庭的苦难历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审美观
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重新审视改编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近代扬州文人群体研究(1840~1945) 电子书
“文人”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传承久远的独特社会文化阶层,伴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其角色与身份也在不断地衍变、转型。而在衍变流传中,文人阶层的面貌保持了薪火相传之连续性,此与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之间自有某种耦合与关联。本书的研究时段集中在1840年至1945年,重点研究了近代扬州文人这一群体,对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挖掘和分析,考察了扬州文人之整体嬗变,及其与城市社会变迁互动的关系,展现出了近代扬州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