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与文学交互视野下的蔡邕著述研究

经学与文学交互视野下的蔡邕著述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深度分析蔡邕著述,探讨经学与文学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以蔡邕及其著述为研究对象,对东汉后期的经学与文学关系进行探讨,以典型个案研究带动相关领域的考察,具体深入地分析了蔡邕著述中的经学意象、事象、典故,探讨了蔡邕经学理念在文学上的表现以及礼乐经师与著述的关系,最后对蔡邕的著述进行文献考辨和文学解读。

成果由点到面,从浅入深,对于更深刻地分析考察蔡邕在东汉后期文学与经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汉代经学与文学的关联与互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赵德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思想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汉代经学与文学思想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蔡邕著述中的经学意象与经学事象

第一节 城门内崩事象的《易》学定性与文学源流

第二节 牝鸡司晨事象的经学定性与文学表现

第三节 霓虹的《易》学定性及文学表现

第二章 蔡邕著述中的经学典故及其文学效应

第一节 蔡邕碑颂中《周易》典故的运用及其风格特征

第二节 蔡邕碑颂中《尚书》典故的运用及其风格特征

第三节 蔡邕碑颂对《诗经》典故、体式的运用

第四节 蔡邕作品用《诗》典故对女性的双重取向

第五节 中兴愿望与隐逸情怀——蔡邕运用《诗》典故的两种取向

第六节 蔡邕碑文称引《论语》典故考论

第三章 蔡邕的经学理念及其文学表达

第一节 蔡邕的忧患意识及其文学呈现

第二节 以禁释琴理念的历史生成及其根据

第三节 琴曲雅乐清音的文化品位

第四章 蔡邕礼乐派经师身份与其礼乐著述

第一节 蔡邕与汉乐四品

第二节 河间杂歌的名称释义及文化探源

第三节 蔡邕《琴操·鹿鸣》的文学渊源及主题演变

第四节 蔡邕《琴操·雉朝飞操》的文学渊源及主题演变

第五章 蔡邕著述的文献考辨与文学解读

第一节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作者及内容问题新诠

第二节 《小黄门谯敏碑》系蔡邕所撰补正考辨

第三节 《述行赋》写作时间考论及其霖雨意象的文学解读

第四节 蔡邕《青衣赋》与中国古代的青衣意象

主要参考文献

经学与文学交互视野下的蔡邕著述研究是202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赵德波。

得书感谢您对《经学与文学交互视野下的蔡邕著述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巴蜀文学与文献研究论稿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以巴蜀地区的文学与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四个部分:巴蜀文学研究、巴蜀女诗人研究、巴蜀文学文献辑补和巴蜀名人年谱整理。本书避开了学界对唐、宋巴蜀文学研究的热点,将研究重点集中于晚唐五代和明清时期的巴蜀地区,不仅研究巴蜀地区有名的作家、作品和诗文流派等,对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以及巴蜀地区的才女作家,也给予了较多关注和系统研究,同时对相关巴蜀文献进行了辑补和整理,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具
新世纪文学研究的重构 电子书
本书阐释新世纪以来的部分文学现象,重绘文学在当代文化场域中的位置。全书分为概念、方法和实践三大部分。“概念”部分主要探讨新世纪文学从作者/作品中心到读者中心的变化。“方法”部分介绍美国学界新世纪以来对传统文学研究范式的反思。“实践”部分从明星作家、粉丝经济等多个角度考察文学社群。
元嘉文学研究 电子书
元嘉文学是南朝文学的开端,也是中古文学摆脱玄言文风影响的第一个阶段,被人称为“诗运一转关也”。这一时期涌现了诸多深具影响力的著名作家,各体文学都取得了一定成就。本书对元嘉文学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包括儒学兴起与文学变化的关系、元嘉文学思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元嘉诗歌演进过程、“元嘉体”的体制特征、元嘉散文在中古散文发展中的地位、元嘉文学与永明文学的关系等,并指出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第一辑) 电子书
中国俗文学学会、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一辑。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第二辑) 电子书
中国俗文学学会、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