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深入分析十部代表性名篇,细解汪曾祺独树一帜的美学标准。
内容简介
为什么汪曾祺无可替代?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复追问下去,因为这不仅关乎对汪曾祺的阅读方式,关乎汪曾祺的文学史定位,还关乎中国文学在过去与未来的可能本书挑选并细致解读了汪曾祺极具代表性的十篇“高邮系列”小说,涵盖《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等名篇,从历史氛围、生活环境、创作理念、叙事风格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阐释汪曾祺的文学创作秉持的独树一帜的美学标准。
在书中我们不仅将感受到汪曾祺笔下中国故事的独特韵味,更能体会出那并存于汪曾祺身上的文人味与烟火气、世俗与诗意、平和与反叛。
作者简介
杨早,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话题》系列主编,阅读邻居读书会创始人之一,“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近年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舆论史与文化史、当代文化研究等。
著有《纸墨勾当》《野史记》《说史记》《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等,编有“话题”年度系列、《沈从文集》、《汪曾祺集》、《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等,译有《合肥四姊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也是故乡情结
三说汪曾祺
汪汪地向前流去
“好看的应该长远存在”
一部《高邮传》,作者汪曾祺
壹读 20世纪80年代各种情感的总和
“十分迷人”又“毫无意义”
汪曾祺为什么写《受戒》
“愁云密布的文学天空”中的一抹亮色
“为什么写写旧社会就不行呢”
“中国人的各种感情的一个总和”
贰读 最像故事的故事
“大淖”这地方
巧云这个人
纳外来于传统
叁读 四十年间,三写王二
“要贴到人物写”
“语体文习作班佳卷”
“等王二来,这才齐全”
“对生活的一声苦笑”
“写旧生活,也得有新思想”
肆读 汪曾祺的生意经
一不小心撞上了历史
鸡鸭名家出高邮
“失去我的圆光了”
小说的主角,首先是父亲
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
这个人怎么懂这么多
借着鸡鸭,回望故乡
伍读 草炉烧饼的时代结束了
草炉烧饼
时间的意义
八千岁守成不变
八舅太爷摧毁规则
小城里的边缘人
陆读 士绅传统的传承
1931年大洪灾的记忆
高邮士绅的救灾传统
王淡人与老杨,是汪曾祺刻画的“士绅”
写水灾,也呼应着士绅传统
柒读 一二三,才够意思
“晚饭花”的意义
出嫁的故事
都是“最后一个”
捌读 那些“不上不下”的体面人
玖读 想飞,没有飞出去
拾读 士在平民之中
附录
为什么汪曾祺无可替代
一位“最好的读者”
“汪派”与Essay
汪曾祺是不是无可替代
“气氛即人物”是一把钥匙
怀念汪曾祺的理由
与汪曾祺谈创作
[整理者附言]
“夫子自道”——汪曾祺的沈从文解读
“好看的应该长远存在”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解读
作为“传统”的京派
三代读汪,读他的高邮(跋)
拾读汪曾祺是2020年由未读出版,作者杨早。
得书感谢您对《拾读汪曾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