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法学院金自宁教授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中国环境评价制度。这一聚焦点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中国”,即本书研究的是中国制度、中国经验和中国问题。二是“环境评价”,包括现状评价、回顾评价和预测评价。
本书致力于打通抽象的一般法理与具体的制度方法,不仅探讨了环评否决这一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存废问题,还立足于中国法制实践,通过梳理我国环评实在法规范演变历史、剖析我国环评法实践中的行政事例或司法案例,讨论了专业知识与行政权力的关系、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兼顾、风险预防原则的制度化、科技专业性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科学证据的司法认定、风险评估不确定性的法律回应等风险规制法上的突出难题,并分别对相关的传统学说或流行观点进行了澄清或校正。
作者简介
作者金自宁,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长期以来从事环境法学、行政法学、公法学基础理论研究,近年聚焦于环境风险规制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一、现代社会中的风险
二、风险的法律规制
三、本书内容安排
第一章 我国环评制度概貌
一、引言
二、环评法制度之框架
三、环评审批之实践
四、环评司法之状况
五、环评诉讼典型案例
六、结语
第二章 中国特色:我国环评否决制的法理探究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二、我国环评否决制下的综合决策
三、我国环评否决制之一般理据及运作实效
四、我国环评否决制的发展动向
五、结语
第三章 嵌入行政之中的环评:我国环评审批的制度定位
一、我国环评审批制度规范的历史沿革
二、理论反思:当行政权力遇上专业知识
三、我国环评审批制度的追根溯源与重新定位
四、结语
第四章 从抽象理性到情境理性
一、系列PX事件:从“民意的胜利”到“盲目的恐慌”?
二、对问题的已有回应
三、域外经验:亦在探索中
四、可能的出路:从抽象理性到情境理性
五、基于知识论的补充说明:风险决定者的责任
六、结语
第五章 科技不确定性中的环评:以“地铁过北大”事件为例
一、事件概要与问题聚焦
二、实在法解释:不确定性应对的法律难题
三、可能的解答:回应不确定性的规范立场
四、结语
第六章 科技专业性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一、引言
二、理论澄清:对科技专业性行政实施司法审查之可能
三、我国环评审批诉讼中的科技专业性挑战
四、法院处理科技专业性争议的基本方法
五、求解科技专业性行政的司法审查:范围、标准和强度
六、结语
第七章 作为科学证据的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一、引言
二、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之司法运用:当法律遇上科技
三、科学证据之法理反思:在遵从与教育之间
四、回到实在法规范:从遵从走向适度教育
五、结语
第八章 风险评估的法律规制
一、研究缘起:风险评估的“法化”
二、法理解析:风险评估合法性评价的一般框架
三、实在法观察:我国风险评估既有立法及其不足
四、不确定性:风险评估法律规制的特殊难题
五、镜鉴:美国联邦环境执法中的风险评估制度
六、完善风险评估的法律规制:聚焦内在不确定性
七、结语
附录 现代法律如何应对生态风险?
一、卢曼的理论关怀与本文的问题界定
二、卢曼眼中的法律:功能与结构
三、现代法律“眼中”的生态风险
四、生态风险“改变”现代法律?
五、对生态风险,法律究竟能做什么?
六、结语
后记
致谢
中国环境风险规制的法理与方法:以环评为中心的考察是202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金自宁。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环境风险规制的法理与方法:以环评为中心的考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