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直面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议题,剖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能。
内容简介
何谓“中等技术陷阱”?陷入中等技术陷阱有哪些情形?我国目前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在哪里?如何准确把握当下内外部环境?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有何教训?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部现代化和外部全球化的互相加持,但面对当下外部环境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现状,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完成下一阶段现代化的目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对此,作者基于国际和国内发展经验与教训,创新性地提出“中等技术陷阱”,并展开详细论述,明晰发展逻辑,为未来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
作者简介
作者郑永年,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席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政治经济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学士、硕士,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
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外部关系研究。已经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数十部,包括《制内市场:中国国家主导型政治经济学》《中国模式》《为中国辩护》《中国的“行为联邦制”》和《技术赋权》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01 为什么会产生“中等技术陷阱”现象
02 中国的中等技术水平现状
03 制约中国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的外部环境
04 跨越或者陷入“中等技术陷阱”的国际经验教训借鉴
开放促使强大
封闭导致落后
05 如何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开放与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的三大条件
创新的“三位一体”模式
苏联为什么会失败?
美国为什么能成功?
如何改进中国基础科研系统
区分基础科研和应用技术
确立科学人口培养系统
建立与科学研究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建设与科学研究相适应的软基建
改革目前的科研评审制度
如何改进中国的应用技术系统
改善“技术人口”的培养系统
促进隐性技术知识积累需要克服激励扭曲问题
确立企业在应用技术转化中的主体地位
建设开放的工业实验室体系
进行区域劳动分工
如何构建金融服务系统
金融是基础科研和应用技术最有效的“协调者”
国有资本在风投中的角色
政府的协调作用
民间风投的角色
科技规则、规制、标准建设与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对内:建设科技领域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对外:推动中国科技领域规则、规制和标准“接轨”和“走出去”
科技和创新政策的“双轨制”
建立面向民营部门的科技和创新政策“新轨”
改革面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和创新政策“老轨”
构建开放的企业系统
后记
中等技术陷阱: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挑战是2024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郑永年。
得书感谢您对《中等技术陷阱: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挑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