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新中国成立以来,哈黎妇女家庭地位有较大提高,但家务劳动、家庭暴力仍待解决。
内容简介
本研究以一个黎族村寨为田野调查点,以哈黎妇女为研究对象,从妇女的婚姻地位、生育地位、家庭经济地位和家庭关系地位四个方面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哈黎妇女家庭地位的变迁特点。转型时期,哈黎妇女家庭地位整体有较大提高,妇女的婚姻自主权、生育自主权和生育健康保障权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也有更多机会获得独立的收入来源,并享有较高的家庭消费支配权。同时,夫妻关系日益得到重视,妇女的重要性得到更多凸显。但哈黎妇女仍需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和生活压力,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仍客观存在,制约着哈黎妇女进一步获得平等平权的家庭地位。
章节目录
封面
目录
作者简介
扉页
版权信息
其他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文库》编委会
总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海南黎族研究
二 妇女婚姻家庭地位研究
三 少数民族妇女研究
四 评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理论视角
二 核心概念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创新
六 关于“变迁时间”的考量
第二章 邢村概述
第一节 田野点介绍
一 海南黎族概况
二 田野点的选择
三 邢村概貌
第二节 邢村人口及家庭现状
一 人口结构
二 家庭及家族现状
第三节 邢村妇女概况
一 邢村妇女基本特征
二 邢村妇女婚姻状况
三 邢村妇女职业状况
四 妇女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哈黎妇女家庭地位
第一节 妇女婚姻地位:恋爱自由 婚姻包办
一 妇女婚前拥有较高恋爱自由
二 娃娃亲时期妇女初婚决定权
三 婚姻变更中妇女的自主权
第二节 妇女生育地位:生育自主权低生育健康风险大
一 黎族传统生育文化
二 妇女生育自主权低
三 妇女生育健康缺乏保障
第三节 家庭经济地位:既主外又主内妇女承受双重压力
一 黎族“女劳男逸”的分工传统
二 劳动性别分工固化了妇女的家庭角色
三 妇女在家庭收支中的地位
四 妇女几乎包揽了全部家务
第四节 家庭关系地位:妇女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一 黎族传统家庭关系
二 横向家庭关系中妇女面临性别不平等
三 纵向家庭关系中妇女地位存在差异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转型时期哈黎妇女家庭地位
第一节 妇女婚姻地位:恋爱自由新风婚姻自主权提高
一 转型时期哈黎女性的恋爱自由
二 后娃娃亲时期妇女初婚决定权
三 婚姻变更中妇女的自主权
第二节 妇女生育地位:自主权提高但仍受传统生育观束缚
一 海南省计划生育政策演变
二 计划生育政策时期妇女的生育自主权
三 妇女生育健康保障权明显提高
第三节 家庭经济地位:经济自主权提高性别分工出现松动
一 妇女对家庭收入的贡献
二 家庭收入管理模式
三 妇女消费决策权
四 家务劳动性别分工
第四节 家庭关系地位:性别不平等趋于改善
一 横向家庭关系中妇女弱势地位得到改善
二 纵向家庭关系出现代际倾斜
三 家庭暴力暴露妇女弱势地位本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推动哈黎妇女家庭地位变迁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治因素:妇女家庭地位变迁的制度保障
一 法律保障
二 政策引导
第二节 经济因素:妇女家庭地位变迁的有力推动
一 非农化进程推动妇女家庭地位发生改变
二 民工潮塑造妇女新形象
第三节 文化因素:妇女家庭地位变迁的内在动力
一 女性主体意识被唤醒
二 社会性别观念悄然改变
第四节 结语与讨论
一 哈黎妇女家庭地位整体提高但仍有制约因素
二 改革开放以来哈黎妇女家庭地位变迁明显加速
三 哈黎妇女家庭地位变迁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哈黎妇女家庭地位变迁:基于海南省邢村的田野调查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童玉英。
得书感谢您对《哈黎妇女家庭地位变迁:基于海南省邢村的田野调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